|
|
“村里环境越来越好,酷暑盛夏,大家都喜欢出来走走,说起村里的变化,得益于镇人大开展的‘乡村夜话’活动和村民全过程参与,我对人大代表的评价,杠杠的”。丰县师寨镇刘庄村村民仇慎连兴奋地如是说。
丰县师寨镇刘庄村地处偏僻,之前村民环保意识差,垃圾随地乱扔、污水直排入河,环境整治年年治,但不彻底,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村里想要发展也很困难。如何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该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刘欢欢,人大代表程现林等代表,利用村民有夏日夜晚聚在一起乘凉的习惯,通过“乡村夜话”、主动“出诊”,走近群众与群众拉家常、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最终,全村干部群众形成共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聘请专业施工队,集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个过程均让村民参与。村里成立由村干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10人监管小组,每天对村内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督促村民保持房前屋后及院内整洁,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村情实际,每户签订责任状,明确告知群众注意事项,督促履行村规民约,制定“门前三包”责任牌,开展“最美庭院”评比,促进村庄整洁常态化,让村民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今,走进丰县师寨镇刘庄村的仇八庄自然村,一排排白墙黑瓦的房屋整齐划一,水泥路干净整洁直通各家各户,不少农户家门前停着小轿车和农用车,村民们在文化广场上健身休闲,在坑塘边下棋、漫步......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面映入眼帘。
近年来,丰县师寨镇人大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生实事项目和落实上级重点工作评议票决一体化推进,各村重点项目征集来源于群众,项目确定代表参与表决,项目实施监督由代表推进,项目成效由代表评议,实现了民生实事项目由代表“定”,到代表“督”、再代表“评”的全过程“在线”,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督查,做到了民情民意民智融入代表工作全过程,使民生实事项目更加符合民需、贴近民意、惠及民众。
镇人大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代表紧盯民生实事、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立足实际,通过年初人代会确定、年中现场观摩推进会、年末代表评议的监督方式,推动政府民生实事落实。镇党委、政府参照人大代表评议结果,对各村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表彰奖励。同时以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纽带,组织人民参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推进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按照“成熟一个、打造一个”的思路,实现了人大代表进站服务全覆盖,推动形成了“大门常开、站点常用、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
镇人大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紧盯活动形式创新,注重“坐诊”和“出诊”相结合,积极引导群众到站内向代表反映意见,代表做好“坐堂接诊”,鼓励代表“主动出诊”,进社区、进农户、进企业,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所盼,零距离回应群众关切,有效提升了镇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基层站所的工作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