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块钱的饮料正在集体消失”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引发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消费者发现,超市3元以下的饮料似乎越来越少了。
此前,一张康师傅部分饮料涨价的告知函,就曾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中包装产品(500ml为主)从3元涨至3.5元,1L装产品则从4元涨至5元。而最具代表性的4元冰红茶,涨价1元,又彻底击碎了年轻人的灵魂港湾。 曾经一两元的便宜饮料,为何纷纷从身边消失?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3元饮料时代”的结束?超市里还能买到3元以下的饮料吗?派派君梳理过往公开报道和相关资料给大家一一解答。 多家饮品企业上调产品价格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饮品企业对旗下产品进行了提价。 先是2023年1月底,有经销商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按照“华润怡宝关于经销商终端价格调整通知”,自2023年3月1日起,怡宝纯净水上调1元一件;紧接着,2月1日,农夫山泉《杭州区域19升水调价通知》在业界流传,自2023年2月1日起,杭州市农夫山泉19L规格桶装水零售价由此前的20元/桶提高至22元/桶,调价幅度为10%。 2月初,养乐多100亿活菌的原味和低糖产品也开始涨价,单价分别从11.7元、12.7元涨到12.8元和13.8元。 随后,被称为“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也于2月12日发布公告,将对“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上调幅度约为3%至6%不等,新价格执行于2023年3月1日开始实施。 今年5月,可口可乐在便利店、商超等终端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这也是自2022年可口可乐迈入3.5元时代后又一次涨价,价格直逼4元。 今年11月起,康师傅饮料全面涨价——康师傅茶、果汁系列产品中包装零售价由3元/瓶调整为3.5元/瓶,1L装零售价由4元/瓶调整为5元/瓶。
从历史来看,这已是饮料行业的第五次涨价潮。自2006年起,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出现过4次涨价潮,分别在2010年、2012年、2017年、2021年。 饮料真的告别了“3元时代”? 有媒体走访了上海静安区一些连锁便利店、线下商场和个体小店后发现,如果不计算促销折扣,包括康师傅在内,瓶装饮料的价格集中在4-7元,大部分常见的饮料定价在5-6元,3元以下的饮料已经“消失”。大部分顾客对饮品的购买价格区间在5-6元,大家更多倾向于购买可乐、运动饮料、气泡水、茶饮料。
还有湖南当地媒体走访了长沙多个便利店、商超,发现饮料基本都在3元及以上,3元以下的除了促销价商品外,只有罐装的雪碧、可乐等饮料。此前康师傅宣布涨价的饮品,目前在长沙多家商超和便利店的零售价都已经来到了涨价后的3.5元。其中,有便利店推出该款饮料2瓶8折的促销活动,每瓶单价为2.8元。 除了线下店铺,派派君在美团优选、淘菜菜、多多买菜等社区团购平台查询了便利店饮品的价格,发现大部分店铺饮料的价格与线下店差距不大,3元以下的饮品也基本只能在优惠中寻找到。
而在天猫超市、京东超市等线上电商平台,由于一些折扣优惠,饮品的折算单价会便宜一些,换算下来还是有很多饮料的单瓶价格在3元以下,但这些商品大多需要整箱整件购买。 饮料为什么越来越贵?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表示,此次康师傅等饮料涨价主要还是因为生产运营成本持续上涨的原因。 均瑶健康在公告中提到,上调公司“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的出厂价,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运输、包材及辅材等成本的持续上涨。 根据报告测算,软饮行业的成本中,原材料端的制造与人工、白砂糖、果汁、其他原材料分别占比20%、15%、10%、15%,而仅在今年9月份其成本组成中,纸箱、白砂糖价格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白砂糖的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涨幅更是高达35%。 除糖价上涨外,饮料包装瓶的主要原材料PET(一种高分子聚酯材料)的价格也在上涨。农夫山泉在2022年年报中提到,2022年原油价格上涨,作为原油的下游产品PET等原料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这加大了以PET等材料作为产品包装主要原料的饮用水和饮料企业的成本压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称,康师傅饮料涨价后,对整个饮品行业的影响也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如果康师傅的涨价成功,那么其他竞品也可能会跟随涨价,从而带来整个行业的价格上涨。其次,如果康师傅的涨价导致市场份额下降,那么其他竞品可能会趁机抢占市场,从而改变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另外,涨价也可能会促使消费者转向其他更便宜的替代品,比如自来水、小品牌饮品等,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 饮料涨价,消费者怎么看? 对于消费者来说,饮料涨价可能会带来一些不满和抱怨,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对涨价做出强烈的反应。例如,在此次康师傅涨价事件中,一些消费者接受涨价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的,不可避免;而另一些消费者认为,涨价是因为品牌或产品需要提升效益,也无可厚非。 饮料的消费人群中年轻人占比极大,而根据年轻消费者的反馈,他们对价格并不算特别在意,如果产品力足够匹配,能够选择的4-5元价格定位的网红饮品非常多,关键在于产品能否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涨价对于消费者可能有所影响,但并不是决定购买行为的唯一因素。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重视,可口可乐、冰红茶等高糖软饮所占领的市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健康新饮品瓦解。“成分党”越来越多,健康饮料虽价格较高,但仍受到消费者欢迎,这也是消费升级的表现。很多商家表示,添加剂较少的饮料在近几年的饮料市场逐渐有了口碑。 随着饮料市场价格段拉开,饮料领域竞争越发激烈,涨价只能成为传统饮料品牌提高利润的“速效”方案。迎合市场潮流,开发年轻品牌依旧是这些传统饮料品牌需要尝试的方法。 (参考资料:证券时报、上观新闻、海报新闻、中国网、潇湘晨报、九派新闻、北京商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