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查看: 5858|回复: 14

[生活杂谈] 一片让人永远怀念的土地——《丰县乡土文化教材》编后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编辑:闵凡军  

爱家乡是人与生俱来的天然的感情,是无需教育和培养的,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留下人生最初记忆的地方,是人生这张纸上的第一抹色彩。故乡的生活是一场永不老去的情缘,哪怕大半生漂泊在外,故乡的蝉噪蛙鸣依然能唤醒你久远的童年记忆,感受到故乡的淳朴与安宁,并产生归乡的冲动。爱家乡所以要了解家乡,了解了家乡才能更好更深地热爱家乡:这就是我一直想为家乡编写一套乡土文化教材的动因之一。动因之二: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还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它们履行不同的职能,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由于应试任务重,且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只是提倡,并非必须,因此层次相对较低的学校大多没有设置这些课程,只有层次较高的高品质示范性高中设置了这些课程。比如江苏省首批20所高品质示范性高中基本都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因为它是验收时的加分项,并且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也设置了不同级别的课程基地开发评选。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编写自己的校本课程是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一环,就目前的中高考命题理念看,这种课程对应试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丰县是高祖故里,是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也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西汉第一位相国萧何、徐州市唯一科举状元李蟠的故里。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深厚。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丰县提供了丰富的乡土教育素材,但可惜的是多年来丰县却一直没有自己的乡土教材。2020年我在翻阅《丰县志》时突然萌生了为家乡编写一套乡土文化教材的愿望。选什么素材呢?如果巫医乐师百工皆选,这种“拼盘”固然显得全面,但显得俗旧而缺乏新意,于是我决定从诗词入手。因为历代诗人咏丰县的诗涵盖了丰县的景物、人物和风物,内容丰富,文学性强,更适合学生使用。历经三年寒暑,披沙拣金,总算杀青付梓。

该乡土教材分三本:《景物篇》《人物篇》《小学篇》。其中《景物篇》和《人物篇》适用于中学生。《小学篇》没细分内容,只是根据小学实际挑选最简单且著名的作品。

  front2_0_260826_FqZNyOCURxpsSDtEwXRuf2pE0GDQ.1636551195_21_33_16.jpg

《景物篇》分三部分:古丰八景;新古丰八景;杏花村和朱陈村。其中以古丰八景为主。

“古丰八景”的概念完整出现是在明万历增补本《丰县志》中,原文如下:

“八景:华山岚色,即东华山;泡水波光,即泡河;圣井春游,即圣泉庵;天津晚钓,即天津桥;秦台夜月;娥堌秋容,即娥墓;中阳夕照,即中阳里;曲豆晨烟,即曲泉宫。以上八景有诸家诗,见《艺文志》。”

“古丰”二字是后人加上去的。由于这本明万历增补本《丰县志》是丰县最早的一本县志,因此“八景”在这里应是最早的记载。沧海桑田,这“古丰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自然的演化都逐渐消失了。至于何时消失的,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当然它们的消失有一个时间过程,且八个景点的消失有早有晚。有的现在还有痕迹,如华山;有的早已没了踪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清光绪《丰县志》卷一“封域类•形胜”部分有一段话:

“重城环抱,沟池周匝,华山卓云而左拱,河流萦绕以西来。明陈文燧云:“华山拱其前,泡水环其后,旷野平原,寥邈无际,固胜地哉。赤帝子四百年王气实发祥于此乎?”万恭云:“倚华山之麓,为长山蛇堤,延袤二百余里。循堤而升华山之巅,东望齐滕,南仰凤泗,西盼宋卫,北瞻岱宗,累累诸阜,若揖若拱,沨沨乎有大风之思焉。”然地濒河,屡遭冲决,形势日高,东华才一培塿,泡水仅存涸辙,登眺之余,不免兴沧桑之感也。诸景不足存,且非旧观。附名于后者,仍旧志也。旧八景:华山岚色,泡水波光,秦台夜月,娥墓秋容,中阳夕照,曲豆晨烟,圣井春游,天津晚钓。”

从这段话可看出,“八景”中的“华山”此时已成“一培塿”,“泡水”则“仅存涸辙”,八景中最著名的两景“山”和“水”都名存实亡了,而依附于泡水的“天津晚钓”自然也不复存在。华山是丰县唯一的一座山,也曾经是丰县最著名的景点。清光绪《丰县志》载华山有十景:“危岩滴翠,削壁袅云,攒峰插汉,案石承霄,东麓石城,西崖剑岭,盘石贮月,涧溜鸣丝,玄都仙洞,青刹翠屏。”其超高的知名度一直以来让丰县不同凡响。清代徐州知州余志明说过这样一句话:“丰之可知者,山有东华,人有汉主。”可见华山在丰县的地位之高。前196年,刘邦回丰沛省亲时,参照西岳华山,将此山命名为“东华山”。它既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名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胜古迹,华山都有。它还一度是明嘉靖五年至嘉靖三十年(1526—1551)丰县县衙所在地,可惜因黄河多次决口而被淤积,华山景点逐渐萎缩。更致命的是人为开采,贫穷年代温饱是第一要义,环保、旅游只是水中月镜中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最实惠的口号,于是挖山开矿彻底吃掉了丰县第一景点——华山岚色。其他景点大约都因为同样的原因也逐渐消失了。 

在能搜集到的描写华山的诗人中,魏月香是最晚的,他生于1822年,卒于1879年。他有三首描写华山的诗:


游小华山寺
一带烟峦赭色浓,攀萝独上最高峰。
陂陀曲折遥通寺,古壁杈枒倒翥松。
夕照鸦争禅院树,晚斋僧打佛楼钟。
秦王沟畔歇劳足,履底白云飞九重。

 

游小华山
独自上云峰,新晴赭色浓。
山窝遥露寺,石罅倒垂松。
古洞何年凿?真仙哪处逢?
秦王沟畔坐,闲看水溶溶。

 

游小华山题禅院壁

曲磴通兰若,行人入翠微。

经声喧佛殿,山色染僧衣。

猛虎驯常卧,幽禽懒不飞。

我来莲座下,膜拜叩禅机。

 

从这三首诗看,那时华山的基本景点还是存在的。所以我猜想这三首诗应写于咸丰元年(1851)之前,因为1851年是黄河的最后一次大决口,而且就是这次蟠龙集决口使黄河改道渤海入海,为丰县留下了大片黄泛区,形成了今天的大沙河。这黄河的最后一次自然决口,虽然淹没了华山的很多景点,使华山只剩“一培塿”,但原始根基尚在,因此华山彻底毁掉是现代人为所致,即挖山开甲矿。

清光绪《丰县志》卷一“封域类•形胜”中也列出了“八景”,相对于“旧八景”,人们称之为“新八景”。它们是:“大观胜览,长堤远眺,奎楼朝旭,经阁蟾光,龙池春水,凤塔秋风,清署晨钟,文明晓市。”这八景多是人文名胜,其中除了凤鸣塔九十年代得以重建,“风塔秋风”景点得以恢复外,其他七景也都不复存在了。值得欣慰的是古人留下了不少描写这些景点的诗词,使我们可以透过古人的妙笔窥见它们曾经的辉煌与风采。

入县志的人很多,但在今天多不为人所知,也没有咏他们的诗,所以没有选入。那些贞洁烈女带有封建糟粕的成分,所以也没列入。周勃的籍贯存在争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但那时丰县隶属沛郡,所以这里的“沛人”不好确定他属于今天的沛县还是丰县。民间多认为他是丰县人,丰县有周勃墓,据说是他的衣冠塚。所以周勃及其子周亚夫也被选入,这样《人物篇》就挑选了丰县古代最著名的十二个人。丰县是刘邦故里,由于封建帝王实行的是世袭制,因此汉代帝王特别是西汉的帝王都是刘邦后裔,都应该是丰县人,但由于他们都没有生在丰县,因此严格讲离刘邦三代以后的后裔都不能再称之为丰县人。鉴于此在西汉帝王中除了刘邦我只选了刘邦的儿子刘恒,孙子刘启,重孙刘彻。当然这四位帝王也是汉代最著名最有成就的帝王。丁兰属于传说中的人物,但由于他的事迹列入《二十四孝》之中,对推行孝道影响很大,因此也列入其中。

  174324ig7at1oaigqtggor.jpg

由于缺乏整理,这些作品散见于经史子集、地方志等各种文化典籍之中,大多丰县人难见其全貌。这套乡土教材较完整地收录了描写丰县景、丰县人、丰县事的诗词,可以让淡出丰县人视野的故乡风景、人物重新回归到人们视野中来,尤其是回归到年轻人视野中来。让他们从这些优美的文字中感受它曾经的美好,曾经的辉煌伟大,认识故乡的过往,培养热爱故乡的情怀,从而为建设更美好的丰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该书在编排上,《景物篇》先以景点为单元进行编排,描写同一个景点的诗词则采用编年体例。《人物篇》也是如此。

史料浩如烟海,由于力有所不逮,遗珠之憾,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2023年9月2日凌晨


发表于 2023-11-10 1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我的家乡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3784
发表于 2023-11-10 1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喜欢我的家乡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4852
发表于 2023-11-10 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最好的家长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8570
发表于 2023-11-10 1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长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8570
发表于 2023-11-10 1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不好意思家乡

2705

回帖

5221

威望

2705

贡献

有车有房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221
发表于 2023-11-10 1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还是家乡好。。。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企业总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460
发表于 2023-11-10 2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有点思愁叫乡愁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企业总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460
发表于 2023-11-10 2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乡愁丝丝入扣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企业总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460
发表于 2023-11-10 2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家乡最美

2万

回帖

2万

威望

2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28604
发表于 2023-11-11 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不错 哪里能找到这些刊物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3737
发表于 2023-11-11 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好,漂亮的家乡

4万

回帖

3万

威望

6万

贡献

特邀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823
QQ
发表于 2023-11-11 1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跳槽出了丰县。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企业总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460
发表于 2023-11-14 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不错哦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企业总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460
发表于 2023-11-14 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这确实要有文化传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