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本分。丰县师寨镇魏堂村57岁的农村妇女杨春,用她朴实而感人的事迹,谱写出了“孝老爱亲”的华美乐章。今天我们就走近她和她的家庭,一起聆听她的故事。 “今年夏天天热的时候,我每隔一两个小时就给婆婆喂一次水,补充水分;婆婆胃口不太好,一日三餐,我得准时给老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饭;婆婆瘫痪在床心情不好,我要好好照顾她……”朴实无华的话语,诠释着杨春的殷殷孝心。婆婆瘫痪十七年来,她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点滴的付出和长久的坚持,照顾着瘫痪婆婆,赢得了乡邻众口一词的称赞。
走进师寨镇魏堂村杨春的家中,屋内窗明几净,收拾得温馨整洁,家里没有一点异味,杨春正在细心地照料着婆婆。给婆婆翻身、拍背、按摩、梳头,是她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必做的事情。
30多年前,杨春嫁给了丈夫魏焕忠,一家人生活平静而幸福。由于公公去世得早,杨春和婆婆的关系一直亲如母女。丈夫在外辛苦打拼,她在家操持一家老小,日子虽然简朴,倒也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杨春的婆婆在2006年因脑血栓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杨春夫妇俩就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
为婆婆喂饭、擦洗、按摩,定时更换衣服床单……这些年来,这些繁琐的生活节奏,杨春已经习以为常。在饮食上,杨春很是细心,家中时常备有蛋、肉、水果等,每天换着花样给婆婆补充营养。“老人家虽然牙口不好,但胃口还不错,经常想吃点好的。”杨春说,为了给婆婆补充营养,她平时尽量把饭菜和肉做得熟烂可口,让婆婆吃得舒心。
婆婆说话含糊不清,无法与外人正常交流,但杨春能听清婆婆的每一句话,懂得婆婆的每一个小动作。婆婆有时脾气不好,杨春都默默地承受着,从不反驳。
杨春照顾婆婆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左邻右舍有目共睹,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邻居胡素秋说:“不管天冷天热,还是刮风下雨,从没听到她有什么怨言,她的孝心、爱心让我们都为之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杨春也是快60岁的人,身体也常有不适的感觉,但却从未因此而耽误了照顾婆婆。说起这些,丈夫魏焕忠感动不已:“我媳妇嫁入我魏家30多年,从2006年老母亲患病卧床不起,一直照料她的三餐,把两个女儿教育得也很好,还要在老母亲睡觉的时候去地里干农活,男人能干的活,我媳妇都能干,男人不能干的活,我媳妇也能干,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的很感动。”
十几年来,杨春为了婆婆,很少有机会回娘家。她每次回娘家,也想在娘家多待几天,她也心疼自己的父母。自己姊妹多,父母都有人照顾,可一想到婆婆无人照料,每次就都匆匆赶回。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婆婆也是妈,我只是做了一件天下儿女都应该做的事。老人管我们小,我们也应该管老人老,我们作为老大,也给弟弟、弟媳,还有我们的孩子做表率。”杨春说道。
这么多年任劳任怨地照顾婆婆,她的两个女儿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女儿们都已经拥有了各自幸福的小家庭,杨春和魏焕忠也抱上了外孙和外孙女。照顾80多岁的瘫痪婆婆安享晚年,看到两个长大成人的女儿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杨春经历过了人生的风雨,迎接她的,一定是绚丽的雨后彩虹。
“杨春照顾瘫痪婆婆已经17年了,村上都看在眼里,我们也把她的事迹进行宣传,无形中起到了以良好言行感召人、用美好品德教化人的正向示范,推动了村里‘孝老爱亲’文明新风尚的养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培树身边好人,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魏堂村村干部刘秀丽说。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平凡的感情,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了许多的不平凡。杨春用实际行动诠释何为新时代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她的孝心也感染着周边乡邻。她用爱心呵护着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抒写着“孝老”家风的朴实无华。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