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北宋]谢逸《点绛唇·金气秋分》
明天02时19分04秒
迎秋分节气
这是一个疏朗的好时节
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
暖阳与凉风共享寒暑
黄叶与蓝天平分秋色
匆匆奔波的你也该停下脚步
去秋天中分一半柔情与多彩
为生活添上明媚的颜色
秋分这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白天黑夜一半一半,这也让秋分和春分一样,成为中国古人最早确立的几个节气之一。
按照《春秋繁露》记载,这一天“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对挣扎在刚过去的夏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而言,这样的日子,冷暖相宜,生活最美。
与喧嚣吵杂的热夏相比,秋分尘滓皆无,月色皎皎如银,适合做个闲人。搬出椅子,躺在院子正中,看天空越来越高,闻得到很远很远的桂花香,还有远处捎来的蟹肥了的讯息。
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展现出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忙碌景象。
“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能避免作物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侵袭,正所谓“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风一起,连打喷嚏都是:“爱秋!”,秋便往深处去了。
金气来袭,变幻之时,果实变得香甜,鱼蟹变得肥美,树叶变得缤纷。真好呀!霜露未寒不足惧,此时丰足更心安。
秋天是一个很好的季节。
而秋分,又可算作很好的秋天里最珍贵的一段时节:阳光、温度、秋风,一切都不疾不徐的,有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
拿徐州来说吧,最近走在户外,总有一种独属于秋日的舒爽:
风吹过来,扑在身上,不觉燥,不觉凉,像一个妥帖的拥抱似的,很是舒服;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有一种令人愉悦的味道,可能来自草木,可能来自土地,可能来自路边的果摊,说不好,只是愉快;有时候,一抬头撞见铺天盖地的晚霞,美得辉煌,美得浓郁,美得让人落泪……
秋天唯一让人遗憾的,也许就是太短了吧,短到就像一个转身,如果不好好珍惜,很容易就会错过。
所以,秋分时节,多出门走走吧,去好好过秋天,去从日常里抽身,看看天色和云影,看看秋水和草木,心间无事,生活如诗。
秋分,便是将时光对折,一半不念过往,一半不负将来。人生无需十全十美, 一半一半,方得圆满,试着保持內心的丰盈,方知秋的从容与温婉。
一候|雷始收声
雷阳盛而发声,阴浓而收声。一分暑气终结,一分秋凉开始。
二候|蛰虫坯[pī]户
蛰居小虫跑回洞府,紧闭洞门,以免寒气侵入,喧闹的世界,日渐寂静。
三候|水始涸
奔腾的流水,如今渐止了声息。
秋分时节,宜滋养润燥。老话说“秋吃白,病不来”,秋天适合吃应季的百合、山药、雪梨、银耳等,及時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保持体内营养平衡。
秋分过后,养生重在养肺。辛味发散泻肺,秋日宜收不宜散,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这一时节,也是蟹肉最肥美、最滋补的时候,不过在吃螃蟹的时候,可以搭配黄酒,螃蟹属于寒性,黄酒能抵消掉螃蟹的寒气,也可以活血养胃。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秋燥”。
秋燥易伤津液,容易咽唇干燥、干咳、皮肤干裂等,记得常补水,多喝粥,还有芝麻、核桃、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味甘性平,有益气生津的功效。
秋季运动总体应该以“收”为主。
尽量避免大运动量、出汗较多的运动,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等。外出尤其要注意保暖。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秋冻”:头部、腹部、脚部。秋分时节阴气渐盛,要及时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一半是内敛,一半是张扬
一半是凉飒,一半是明艳
此时的你
是否也有不一样的心情?
愿时光温柔
等风起,等花落
念君,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