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查看: 67|回复: 0

[丰县新闻] 竹片上的“飞驰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3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在咱们城市的一角,有这样一位匠人——他或许无法像常人一样轻快行走,却能用一把刻刀,在玉竹上“刻”出山水、“刻”出意境,更“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45838kjgvmjguojkjqj29.jpeg

在一方静谧的工作室里,竹屑簌簌飘落,手艺人李双双正手持刻刀,在玉竹表面细细雕琢。随着刀刃的起落,竹材上的山水纹样逐渐清晰,留白处的“青”与雕刻后的“黄”相映成趣——这是他坚守16年的“留青竹刻”技艺,更是他对抗命运、书写人生的独特方式。

李双双因先天疾病导致双腿残疾,但这从未磨灭他对生活的追求与热爱。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竹刻结缘,拜师学艺。下功夫从零开始学习书法、绘画等技艺,将随处可见的花草、昆虫、小动物作为心中最好的老师,痴迷地追逐着自己的竹刻梦想。

李双双回忆:“学竹刻初期每天刻坏数十根竹子,手上的创可贴换了又换, 手指头也渐渐磨出老茧。”尽管如此,他不气馁,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跟竹子对话的机会”。最终,一片片普通玉竹经过他的巧手,变身成为一件件艺术品……

145838fieidb4slozil4ji.jpeg

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留青竹刻讲究“留青为面,去皮为底”,需在薄薄的竹青层上精雕细琢,既要保留竹材的天然色泽,又要通过刀法展现图案的层次与神韵,对创作者的耐心、专注力和手部控制力要求极高,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珍藏价值。

李双双以刀代笔,在薄如蝉翼的青筠上作画,使薄薄竹皮焕然成器。不仅在竹片上做文章,还在竹茎、竹心、竹根等载体上下功夫,在他的刻刀下,文房四宝、扇骨、笔筒、臂搁等琳琅满目,大小把件自然唯美,花鸟惟妙惟肖,人物栩栩如生。

为迎合当下消费新趋势,李双双从2015年开始“上线触网”,打开了新天地。开网店、搞直播,他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到竹刻这一文化瑰宝。

145838cb5ywvv7zrxyiy7w.jpeg

身体的局限挡不住对生活的热爱,一根竹子、一把刻刀,也能让人生出彩。如今的李双双,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人:困难不是人生的终点,找到心中的“竹子”,坚持刻下去,就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梅花香自苦寒来,2019年李双双被评为了徐州地区留青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45838lfzdavf9y6zipdcd.jpeg

16年来,李双双历经艰难困苦,在摸索实践中雕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他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更多人,帮助更多志同道合的残疾人朋友找到生活的底气与希望。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好想吃火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