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是元凶。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密闭空间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流感(流行性感冒):绝非普通感冒,起病急,症状重,主要表现为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
肺结核:慢性咳嗽、咳痰≥2周、午后低热、盗汗是其常见症状,需高度警惕。
2. 消化道传染病——“病从口入”是主因。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秋季开学“头号敌人”。传染性极强,极易在宿舍、班级内暴发。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恶心、腹痛,成人以腹泻为主。
3. 虫媒传播疾病——“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夏秋季节是蚊虫活跃期,虫媒传播的传染病也需要引起重视。
登革热:主要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重症登革热可导致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与登革热类似,以急起发热、关节疼痛、皮疹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