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新能源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在丰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项创新项目即将投产,该项目将固态储氢技术应用于电动三轮车,为城市物流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记者实地探访了该项目的储氢研究中心与生产基地,深入探寻这一前沿技术背后的奥秘与潜力。
走进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海龙氢电小飞驹车业(江苏)有限公司固态储氢研究中心,数台核心设备已安装就位,技术总监孙健忠正带领团队成员,一丝不苟地对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尽管更为复杂的实验场景尚未搭建完成,但这里已然成为项目技术攻坚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攻克关键难题的重任。实验室里,储氢罐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这些看似普通的金属容器,藏着让氢气 温顺可控 的秘密。氢气被吸附在金属粉末上,打开阀门时会自然挥发,从储存角度看十分安全。 据技术总监孙健忠介绍,这项技术涉及钠、镁等四五十种金属的精密配比,经过十余年攻关,在上海中海龙科技的实验室里逐步成熟。当金属粉末与电解氢气完成吸附反应,原本易燃易爆的气体便转化为稳定的固态能源,即便经历火烧、摔打也不会发生危险。2011年落户上海杨浦的中海龙科技,始终在寻找氢能源技术产业化的最佳场景。当团队将目光投向全国最大的三轮车生产基地丰县时,一个清晰的蓝图逐渐成型——将固态储氢技术嫁接到快递三轮车上,破解城市配送的环保与安全难题。 丰县完备的三轮车产业链,让技术转化少走了很多弯路。 中海龙氢电小飞驹车业(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坦言。2024年1月,在丰县招商引资推动下,项目正式落地高新区特种车辆产业园。如今的生产车间里,焊接、总装等四大工艺线已架设完毕,工人们正调试检测设备,数十辆验用车整齐排列,静待相关资质审核通过。在研究中心,一辆贴有 小飞驹 标识的快递三轮车格外醒目。与传统车型不同,其尾部安装的三个储氢罐仅占很小的空间,却能支撑200公里续航。这比电三车辆上铅酸电池的实际里程要多出不少。 孙健忠介绍,对日均行驶150公里的快递员而言,单日续航无压力已成现实。更关键的优势在于环保与安全。相较于铅酸电池的重金属污染、锂电池的起火隐患,固态储氢技术经大量测试验证,打消了市场顾虑。随着市场认可度的不断提升,这项创新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目前,部分主流快递企业纷纷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向,这不仅为项目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促使项目团队制定了更为宏伟的产能规划。“目前规划项目年产能是1.5万辆,投产后我们争取实现年5万辆销售订单。 董事长王勇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他看来,随着城市对绿色物流的要求升级,兼具长续航、零污染、高安全特性的氢电三轮车,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实验室的技术原理迈向生产线上的实体车辆,从上海的研发积累到丰县的产业落地,氢电三轮车项目正以“创新、环保、节能”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短途物流领域新能源应用的新路径。这一项目不仅是一次产业创新,更勾勒出新能源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图景,为丰县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绿色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助力我县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