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查看: 93|回复: 1

[生活杂谈] 宴席上的变奏

[复制链接]

4万

回帖

3万

威望

6万

贡献

特邀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732
QQ
发表于 2025-8-1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宴席上的变奏


  微信图片_2025-08-14_170054_201.jpg


红色请柬在茶几上摊开时,王阿姨总想起三十年前的夏天。那时邻居家的儿子考上师范,傍晚时分端着一搪瓷盆炒花生挨家送,夏夜的风里飘着炒货香,大人小孩围着纳凉,说的都是这孩子有出息的实心话。

 

如今她的孙子考上重点高中,请客的事却让全家犯了难。儿子说要订镇上最好的酒店,儿媳列出的宾客名单里,有十年没来往的远房表亲,连小区门口开杂货店的张师傅都赫然在列。多请些人,将来人情好还。儿媳的话像根细刺,扎在王阿姨心里。

 

赴宴的亲戚们也各有盘算。李大姐对着衣柜挑衣服时,反复掂量该包多少礼金。去年侄女结婚随了八百,这次侄子升学若只给六百,怕被背后说小气。她想起自己女儿中考那年,悄无声息地请了最亲近的几家吃饭,桌上摆着自家蒸的馒头和腌的咸菜,没人提礼金的事,倒有位长辈塞给孩子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扉页上写着学问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


  微信图片_2025-08-14_170058_743.jpg


酒店包间里的气氛总有些微妙。主人家满面红光地给每桌敬酒,话语里藏着精心计算的体面:孩子考得一般,就是让大家沾沾喜气。宾客们举杯时,眼神不自觉地瞟向收礼台那里厚厚的红包。有位刚工作的年轻人偷偷问同伴:你包了多少?我这月工资刚够随礼。

 

菜一道道上,海参鲍鱼堆在精致的白瓷盘里,却没人记得三十年前那盆炒花生的味道。孩子们扒拉着手机,对长辈们的寒暄充耳不闻;大人们聊着房价和股票,偶尔响起的恭喜更像礼貌的程序。王阿姨看着满桌几乎没动过的菜,突然怀念起老屋里那口铁锅——当年邻居家请客,用它炖了满满一锅排骨,香气从堂屋飘到巷口,连路过的流浪猫都要停下脚步。


  微信图片_2025-08-14_170040_248.jpg


宴席过半,收礼台的记账本已经写满了好几页。主人家的笑容越发灿烂,却在转身时被王阿姨瞥见一丝疲惫。有位老人颤巍巍地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双亲手纳的鞋垫,绣着前程似锦四个字。年轻人都在笑这礼物太土,王阿姨却眼眶发热——她想起自己儿子考上大学那年,母亲也是这样,在昏暗的油灯下纳了整整三个晚上。

 

散席时,打包的剩菜塞满了后备箱。李大姐走出酒店,晚风带着酒精和油腻的气息扑面而来。她摸了摸口袋里空了的钱包,突然想起女儿说的话:妈,将来我考上大学,咱们就去公园野餐吧,带上你做的酱肘子。


  微信图片_2025-08-14_170045_567.jpg

微信图片_2025-08-14_170049_974.jpg


路灯把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王阿姨望着天边的月牙,想起小时候听老人说,真正的喜事该像田里的庄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该掺着那么多沉甸甸的人情债。或许某天,人们会重新想起,宴席的真谛从来不是红包的厚度,而是围坐在一起时,眼里闪烁的真诚笑意。就像那年夏夜的炒花生,朴素,却带着能记一辈子的香。


开朗乐观,笑迎每一天!
游客  发表于 2025-8-14 17:11 | 来自江苏
变了味的升学宴,毫无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