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不接触”
是多数诈骗的特征
但是近期
出现了多种利用快递、网约车运送现金或黄金实施
“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型诈骗手段
受害者损失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
让我们剥开骗局外衣
识破这场“寄送现金”背后的致命套路
丰县中阳里街道居民宋某被拉入一刷单群,刚开始在群内抢小额红包,后群内称做任务看短剧能领取佣金,在“高佣金”的诱惑下,宋某下载了陌生刷单APP。开始均收到小额返利,后“客服”以做大任务能获得更高收益为由,让宋某在某网上商城购买电脑和手表等贵重物品,并让其多次将现金送到指定地点,最后宋某发现平台收益无法提现,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被骗20万余元。
丰县欢乐城小区居民孙某认识了一名自称某部队人员的网友,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对方透露给孙某一款“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产品。孙某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了某投资理财APP,按照对方提示进行了充值。看到收益后,孙某逐渐放下戒心,并加大投资。后客服以平台故障、只能通过交付现金的方式进行充值为由,诱导孙某将现金送至指定地点。直至最后孙某发现仍无法提现,该网友也失联,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被骗10万余元。
典型电诈案例虽手法不同
但其套路却一致
诈骗分子均以“小额返利”建立信任
再以“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
迫使受害者线下交付现金
与传统转账不同
现金交易更难追溯
诈骗分子借此“洗白”赃款
因为大众观念电信网络诈骗大多在线上进行,骗子不会胆大到线下交易,所以骗子反其道而行,诈骗手法更具迷惑性。同时,线上涉诈资金转移更容易被公安机关拦截,因此诈骗分子铤而走险发布信息雇佣“取款人员”线下取现。
为了获取受骗者信任,一般会编造“线上交易容易被平台风控”“线下交易收益更高”等借口。
面对面交易,要求在某个地点,直接将钱交给陌生人。网约车、货拉拉订单,通过手机下单运送包装好的现金或贵重物品送至对方指定地点,同时在外包装上标注贵重物品、禁止开箱等提醒,防止司机开箱查验。
一、取现金 + 亲自送或通过快递、网约车运送现金到指定地点就是诈骗!
二、如果有人叫您以装修、彩礼、还钱等理由支取现金,或者要求您对银行隐瞒真实用途 ,一定就是诈骗!
三、自洁自律自爱,不要浏览色情网站,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下载手机应用市场未上架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