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查看: 126|回复: 0

[丰县新闻] 丰警提示·警惕!暑期孩子玩手机时遭遇电诈案件高发!

[复制链接]

2310

回帖

6701

威望

4093

贡献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701
发表于 2025-8-7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暑假期间

青少年上网时间大幅增加

网络诈骗分子也趁机“活跃”起来

近期

已有多名学生遭遇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

造成家庭财产损失



真实案例一  网络游戏诈骗

7月23日,丰县孙楼镇学生孙某玩游戏时,接到陌生人的邀请,称“免费送皮肤”。随后,孙某便添加对方QQ,对方向其发来视频邀请,称只要按照指示操作就可以免费获得皮肤。孙某用其家长的手机,按照对方指示用微信、银行卡向对方指定账户进行转账,共被骗1万余元



真实案例二  冒充公检法诈骗

追星+冒充公检法

7月25日,丰县在水一方小区学生李某刷小红书时,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生病需捐款,李某联系对方后被拉进某QQ群。正当群内讨论热烈时,该QQ群突然被禁言,群里冒出一个自称“警察”的人,晒了一张“警官证”,并称“该群有人涉嫌违法,群内成员要添加我的QQ号配合调查。”李某非常害怕便添加了“警官”QQ私聊,在对方的恐吓下,通过扫码转账,共被骗1万余元


 追星+冒充律师

7月27日,丰县在水一方小区居民陈某刷小红书时,看到某明星的QQ号,便添加了该账号。随后,有一名自称是该明星律师的网友联系陈某,以旗下艺人隐私权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为由,让陈某配合调查。涉世未深的陈某担心不已,在对方的引导下,使用母亲的手机进行转账,共被骗9000余元



真实案例三  虚假购物诈骗

7月31日,丰县宋楼镇洪楼村学生刘某在网上出售明星卡片,很快就有陌生网友私信她。“买家”跟刘某表示有购买意向,但要在“咸鱼”上进行交易。在“买家”的诱导下,刘某将卡片上架至该平台,将购买链接发给对方,但对方称交易不正常,随后将一张带有二维码的截图发给了刘某,并以刘某是未成年人为由让其拿家长手机验证,直到收到扣款信息刘某才发现被骗,共被骗7000余元



真实案例四  兼职刷单诈骗

8月2日,丰县盛世阳光华庭小区学生董某刷到一条“寻找暑期工”的广告,对方称目前有一份可在家中“兼职”的工作。随后,董某在对方诱导下安装了某刷单APP,在软件上接单,并多次扫码支付,最后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共被骗4万余元


暑假期间

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为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家长和孩子务必提高警惕

牢记以下防骗关键要点



家长应该注意

1. 家长应妥善保管手机及支付账户,切勿向孩子透露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密码信息,建议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孩子在不知情或被诈骗情况下进行转账操作。

2. 家长应教导孩子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通过分享真实的诈骗案例,提升孩子的警觉性,避免其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3. 若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保存好转账记录等证据,减少损失。



学生应该注意

1. 暑假期间要时刻警惕各类诈骗陷阱,不轻易相信“免费领游戏皮肤”“明星互动”等诱惑,绝不向陌生人透露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也不要开启屏幕共享或下载不明软件。

2. 在网上遇到“账号冻结”“涉嫌违法”等恐吓时,千万别慌,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切勿独自操作手机,避免落入骗子圈套。

3. 接到公检法工作人员来电时不必惊慌,公检法不会线上办案,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网络等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

4. 除防被骗外,还要注意切勿参与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及相关电子账户,跑腿取现买黄金、架设“手机口”等涉诈违法犯罪行为,谨防成为电诈“工具人”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丰县警方


丰县欢迎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