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查看: 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丰县新闻] 从汽修车间到千亩田野:这位 “新农人” 用无人机 “飞” 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复制链接]

2222

回帖

6417

威望

3917

贡献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4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8 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从汽修车间到千亩田野:这位 “新农人” 用无人机 “飞” 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盛夏的阳光洒满赵庄镇孙庄村的田野,800亩玉米田在风中舒展着嫩绿的叶片,生机勃勃。与记忆中农民挥汗如雨施肥的场景不同,一架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航线低空掠过,将药肥化作细密的雾滴,均匀地播撒在每一株玉米上。操作台前,陈郑先紧盯着屏幕上的作业轨迹,眼神专注如同当年在汽修车间调校汽车零件参数时一般。谁能想到,这位熟练操控智能农机的 “新农人”,几年前还是南方汽修行业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

从汽修车间到千亩田野:这位 “新农人” 用无人机 “飞” 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刚开始放弃南通的事业回乡种地,心里真没底,就怕做不好。” 陈郑先坦言,最初的跨界充满忐忑。但随着对现代农业的深入了解,他渐渐摸到了门道,“种地大户之间相互学习,后来买了无人机,不光给自己的地打药,还能为其他农户服务,日子慢慢就好起来了。”

从汽修车间到千亩田野:这位 “新农人” 用无人机 “飞” 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紧握机修扳手到操控无人机遥控器,陈郑先手中 “农具” 的升级,正是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跨越的生动注脚。他引入的无人机植保技术,一举打破了传统种植的效率瓶颈 —— 过去人工一天最多打理几十亩地,如今无人机一小时就能完成百亩作业,不仅喷洒更均匀,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科技的力量,让这片土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我这800多亩地,用无人机做飞防,两天就能全部完成,效率太高了。” 陈郑先笑着说,自家的地打理完,无人机还能 “接活” 帮别家作业,“科技对农业的帮助太大了,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刚入行的新农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从汽修车间到千亩田野:这位 “新农人” 用无人机 “飞” 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骨子里的热心肠,让陈郑先在村里成了 “香饽饽”。凭借汽修积累的机械知识和自学的无人机技术,无论哪家的设备出了故障,他总是随叫随到,带着工具上门维修调试。“老陈啥机器都有,无人机玩得特别溜。” 村民李昌安说起他就赞不绝口,“邻居们有需要帮忙的,他从不推辞,修农机这些活儿找他准没错,真是帮我们省了不少力,对老百姓特别实在。”

如今,有了无人机等新农具 “加持”,孙庄村的土地焕发着新的活力。而陈郑先的脚步并未停歇,他不满足于单一的玉米种植,正着手打造集种植、加工、实训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产业园。“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培养更多新农人。” 他说,自己已经带出了一批徒弟,“我是村里较早做植保无人机的,希望能把经验传给更多年轻人,让他们看到家乡农业的希望,一起扎根农村干出一番事业。”

从汽修车间到千亩田野:这位 “新农人” 用无人机 “飞” 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从城市车间到乡村田野,陈郑先的转型之路,是千万 “新农人” 扎根乡土、服务乡村的缩影。他们带着技术回乡,揣着理念深耕,用科技为农业赋能,让广袤田野迸发新活力。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越来越多像陈郑先这样的 “新农人”,正以科技为笔、以土地为卷,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分享到: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丰县欢迎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