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傅若清任总监制
申奥执导的电影《南京照相馆》
宣布提档至7月25日全国上映
目前影片已全面开启预售
并于上周末7月19日至20日
开启全国超前点映
影片灵感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真实事件——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冒死保存日军暴行照片的壮举。1938年1月,正值南京城遭遇暴行之际,罗瑾在冲洗日军胶卷时,发现底片上记录着砍头、活埋、奸淫等骇人暴行。愤怒之下,他偷偷加印30余张,精选16张制成相册:封面左上方画着两颗鲜红的心脏,右下方一把利刃刺向心脏,滴出了鲜血,右上角写着一个大大的“耻”字。
在日伪统治下,私藏反日物品意味着死亡,但罗瑾仍将相册秘密保存两年多。1941年,因突发搜查事件,他被迫将相册藏于毗卢寺厕所墙洞内,不料相册竟神秘失踪。戏剧性的是,这本承载血泪记忆的相册被其同学吴旋意外发现,并在战火中守护六年之久。1946年,吴旋将相册提交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为指证日军暴行的“京字第一号罪证”,在审判首犯谷寿夫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长达三年的筹备期中,创作团队深入研究了大量历史照片、外国记者回忆录以及日军《不许可写真集》等珍贵史料,揭露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双重面孔,一面强迫百姓摆拍“亲善”照片,粉饰侵略暴行;另一面,却给记录其屠城罪行的照片盖上“不许可”印章,妄图掩盖真相。
阿昌(刘昊然 饰)、毓秀(高叶 饰)、照相馆老板(王骁 饰)……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这是一群生活在南京城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却因为一卷记录日军暴行的胶片意外被命运捆绑。
原来,为了换取生存机会,他们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伊藤(原岛大地 饰)冲洗底片,以获得两张离开南京的通行证——这是逃出这个人间炼狱的唯一途径。
在照相馆的暗房中,随着相纸上的影像慢慢显现,他们发现照片中每一个被屠杀的百姓都曾经是他们的旧相识:柳树巷八号的店家、电报局的李小姐、广安街37号的姜老板,甚至还有宋班长的亲弟弟。
“他误打误撞想暂时保住性命,之后逃出去。”特辑中,刘昊然还原了饰演角色邮差阿昌躲进照相馆的心理轨迹。画面中,他在暗房中颤抖冲洗底片的紧张,以及在混乱的南京街头目睹暴行时的惊恐眼神,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目睹大屠杀的恐惧。
这些人
是生活在南京城的普通百姓
这些照片
是日军暴行的自白书
更是南京大屠杀不容置疑的如山铁证
南京城破之际,这群原本只想活命而避难于照相馆的普通人,在看到日军残忍的屠杀罪证照片后发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因此,他们的通行证指向的不仅是离开南京的方向,也是将这些血淋淋的罪证送出去的唯一希望。他们之中究竟谁能成功离开南京?他们又能否将罪证照片安全送出?
在“日军的谎言”预告中,首次揭露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双重面孔:他们一面假扮友好、施舍食物,强迫南京百姓摆拍亲善照片,企图用摆拍照片告诉全世界和平的假象,粉饰侵略暴行;另一面,那些记录了日军屠城暴行的照片,却被日军官方加盖“不许可”印章严禁发布与传播,妄图以此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虚伪的亲善摆拍与残忍的屠杀照片形成强烈对比。
而在“罪证曝光”版预告中,那些记录日军滔天罪行的标志性历史场景被高度还原呈现:日军进行“百人斩竞赛”后狰狞合影,炫耀“战功”;日军攻占南京城后,在城门前“胜利”留影;城内街道尸横遍野,无数百姓倒在血泊之中;大量中国百姓被日军驱赶至江边屠杀,鲜血染红了江水……
电影《南京照相馆》以独特视角切入,不仅聚焦罪证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揭露日军除屠杀外的文化侵略阴谋。此前,申奥透露,在大量搜集历史照片、外国记者回忆录、《不许可写真集》等资料后,发现日军在南京不仅发动武器战争、暴力屠杀,还进行了文化战争、宣传战争。
于是,影片中便表现了日军分门别类地将玉器、瓷器、字画等文物制式化地打包,准备运回日本。这种对文化的泯灭与对生命的屠戮同样残酷,《南京照相馆》用此情节展现了更多日军侵略南京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