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环路 于 2025-5-22 11:53 编辑
泥土里生长的诗篇 暮春的风掠过苏北平原时,田垄间总会泛起一片青碧的涟漪。那是大蒜成熟的讯号,也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站在田埂上望去,成片的蒜叶随风摇曳,像是大地书写的绿色诗行。但俯身细看,这青碧之下,藏着的分明是农人与土地共同谱写的生命赞歌。 当第一缕秋风吹醒沉睡的土地,农人便开始了与大蒜的约定。覆膜机在田间缓缓前行,银白的地膜如同给大地披上一层轻柔的纱衣。老农粗糙的手掌抚过平整的地膜,指尖能感受到泥土的温度,那是生命孕育的温度。打药、浇灌,每一个动作都带着虔诚,像是在守护某种神圣的仪式。晨光微露时,他们便已弯腰在蒜田里,细长的蒜苔从掌心抽出,带着清晨的露水,也带着农人的期盼。烈日当空,地头的树荫下,几个搪瓷缸子盛着凉水,几个馒头就着咸菜,便是一顿简单的午餐。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里,转眼就被烈日蒸发。 收获的季节,蒜田里是另一番景象。农人们或跪或爬,在蒜行间缓慢移动。铁锨铲进泥土的声音,蒜根拔出时带起的泥土簌簌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劳动乐章。汗珠摔碎在田垄间,砸出小小的坑洼,很快又被阳光晒干。那些埋进土里的蒜瓣,经过一整个秋冬的蛰伏,此刻终于化作沉甸甸的收获。播种时埋下的,不只是蒜种,更是农人们皱纹里蕴藏的倔强期盼。每一粒蒜瓣,都凝结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 大蒜,这看似普通的作物,却承载着中国人餐桌上最朴实的烟火气。它是黄土孕育的珍宝,上得了星级餐厅的雅宴,装点出精致菜肴的色香味;也下得了农家灶头的三餐,为粗茶淡饭增添一抹独特的辛香。在北方的面食馆里,一碟蒜泥拌醋是食客们的心头好;在南方的厨房里,蒜末爆香的瞬间总能勾起最温暖的回忆。它是肉香里的辛香魂魄,是每一道家常菜里不可或缺的灵魂伙伴。一碗简单的蒜泥拌醋里,藏着的是半壁山河的温暖。 在蒜农老李的身上,我看到了大蒜赋予农人的尊严。六十多岁的他,依然坚持在田间劳作。他说:只要还能动,就不想给儿女添麻烦。佝偻的脊背撑起的,不仅是蒜田的收成,更是一位父亲的骄傲与底气。每次去镇上卖蒜,他总要特意给孙子买一包水果糖。颤巍的手掌递出糖果时,眼里闪烁的是满足与幸福。邻里间互相赠送新蒜,你来我往的人情,让乡村的生活充满温度。黄昏时分,坐在自家小院里,就着一碟蒜泥,自酌半盏老酒,一天的疲惫都在这微醺中消散。这是岁月酿出的尊严诗篇,平凡却动人。 站在田埂上,看着老农们将收获的大蒜装车,一车车的金黄驶向远方。这哪里是普通的大蒜,分明是乡土画卷里最浓的墨点。在辛香与汗水中,它洇染出生活的千滋百味,晕开人间最朴素的光焰。每一粒蒜瓣,都是农人与土地对话的结晶,是他们用汗水书写的生命诗篇。当城市的霓虹照亮夜空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依然在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真谛。而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蒜香,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一份对生活的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