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得像尺子、脆得能“咔嚓”响,这些丝瓜不仅颜值能打,还是创新农技的鲜活样本——凤城街道枌榆社区王大庄村羊肚菌大棚秒变丝瓜乐园,月月采鲜菜,村民年增收近十万!今天带你去大棚里一探究竟“你摸摸这丝瓜,直得像尺子量出来的!”种植户顾体月随手掰断一根丝瓜,清脆的“咔嚓”声伴着汁水溅出。在他身后,20多个密构骨架大棚撑起一片绿海,丝瓜藤顺着尼龙网攀到2米高,藤蔓绿叶掩映下,一根根丝瓜直溜溜挂梢,长势喜人! 顾体月边采摘边说:“咱的丝瓜有机肥‘喂’大的,市场上抢着要!一个大棚年亩产七千斤!”原来,每年3月羊肚菌一收完,顾家大棚立刻“换装”:丝瓜、番茄、花菜、香菜轮番上阵,“菌—瓜—菜”三季轮作,硬是把一个大棚用出三个棚的效益,真正实现“月月有钱进账,四季不愁销路”。 此外,外表朴实的大棚也内藏玄机——“密构钢骨架”“立体种植式”加上“生态循环法”和“果形修正术”,村干部透露,这些大棚都是村民自己设计的,“种什么、怎么种,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试出来的!”如今全村丝瓜大棚扩到20个,头茬产量比去年增10%,丝瓜刚上市就被商超预订一空。 在顾体月的示范带动下,更多村民加入特色种植行列。大棚内,丝瓜与番茄、花菜等作物错峰播种,确保“四季不缺菜,轮作不闲棚”。如今,王大庄村的“绿色大棚”不仅是增收引擎,更成为生态农业的样板。据悉,未来村庄还将推广“一户一棚多茬”模式,引入智慧温控、水肥一体化技术,让特色种植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丝瓜您最爱怎么吃? 清炒,还是打汤? 点击“在看” 为乡村振兴新农人打call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