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 顺河镇边庙村以 “在家门口就业” 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边庙小学旧址曾是边庙村的一个 “老大难” 问题。多年来,校舍年久失修,场地荒废,犹如一位被岁月遗忘的老人,默默伫立在村里,让村 “两委” 愁眉不展。转机出现在2023年,在省委驻丰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的支持下,对校舍进行改造提升,曾经荒废的校园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咱们村这所学校闲置了挺长时间,一直觉得挺可惜。” 顺河镇边庙村党总支书记康福智感慨地说,“我们通过后方单位筹措了一部分资金,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升级,方便了现有企业的入驻,这样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基础设施,不仅带动了村集体收入,还能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改造后的优质厂房资源,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成功吸引了江苏贝硕密封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户。这家专注于油封制品生产的企业,投资700万元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检验的全流程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专用车等领域。江苏贝硕密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盼对企业的选址非常满意,他表示:“我们企业来到这里,一方面是村里的政策和场地条件吸引了我们,降低了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是这里的劳动力比较充足,能满足用工需求。目前生产经营情况也不错,订单非常充足,已经吸纳了附近的村民约30人。”对于村民们来说,在家门口就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更是生活的便利和家庭的温暖。工人李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上班有一年半了,工作比较稳定,工资一个月能拿四千多元,离家非常近,照顾孩子也比较方便。”项目的落地产生了多重叠加效应。村集体通过出租厂房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为村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企业优先聘用本地村民,已有30余人经培训上岗,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此外,油封加工环节还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村民们可以将材料带回家加工,实现了灵活就业,真正做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边庙村通过精准定位和科学规划,成功激活了乡村闲置资产,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 “活力资本”,持续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边庙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