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她每天忙忙碌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回归家乡,她扎根田间地头,成了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菌菇”姑娘。 28岁的邱婉静,先后在北京从事过RPO招聘工作与电商行业,虽身处大都市,但她却心系家乡发展。2024年5月,邱婉静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凤城街道刘李三村,种起了菌菇。刚回到老家刘李三村,邱婉静就马不停蹄调研木耳、羊肚菌等特色种植业。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邱婉静从零开始,整合菌种研发、生产配送和技术扶持全链条,目前已经建成刘李三村第一座标准化菌包厂。如今,这座菌包厂日产能达20万袋,年产能突破1500万袋,菌包合格率超98%。这不仅让乡亲们告别了“全家蒸菌两月忙”的辛苦,更将分散作业的安全风险降到了最低。 都说羊肚菌种植是个“高风险”项目,邱婉静一头扎进大棚,和团队伙伴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借助数字化管控系统精准调控温湿度,羊肚菌长势良好,为周边乡邻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2025年木耳采收季即将到来,邱婉静和团队计划采用“菌包厂+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对农户的木耳进行统一收购加工。采收后,开发切丝、烘干等深加工产品,打造本地品牌,让家乡的“黑木耳”变成“金招牌”。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特产,她还创立自媒体账号“豌豆同学”。镜头下,丰县本地及周边的文旅、特产一一呈现,菌菇生长过程也变得妙趣横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让远方的网友“看得见菌香”,本地游客“带得走乡愁”。邱婉静的故事,是无数返乡创业青年的缩影。她用行动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汗水为家乡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邱婉静所说,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家乡的沃土一定能孕育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