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告别旧时光 我们村,是一个400多户的大村,在我小时候,几乎家家都喂着猪羊,炊烟和鸡鸣狗叫声,是村庄的标配,村子的大队部旁边还有小学,学校的孩子加起来有十三个班级,每当上学和放学时,乡村的小路上,到处是孩子们的身影。
每天早上大队的喇叭就会响起,通常是唱河南豫剧,那是村民新的一天的开始,当时我们的村庄,是一个特别热闹的村庄。 去年的十月中旬,我回了一趟老家,结果却发现,从村东头走到西头,原本1500多人的小村庄,已经只剩下33人,而且留守在老家的,都是清一色的老人,年龄最小的一位,也有63岁了。
隔壁的四奶奶,有脑溢血后遗症,已经行走不便,而年近80的四爷爷因腹部剧烈疼痛,在家里一筹莫展,我把老人送至了医院,并代缴了医疗费。
老人的子孙都在苏州打工,当我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他们的儿子还在工地上忙碌,当确定父母并无大碍之后,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来。
我从出生到19岁,一直在故乡的农村生活。儿时的农村记忆深刻。我读书时是在村子的西头,当时是生产队的牛屋改的。 村子后面有个几十亩地的大水塘,里面芦苇丛生,长满了菱角和藕,鱼虾在其间嬉戏,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 如今,那个池塘和岸边的柳树依然缄默着存在,池塘的水面已经被绿色的漂浮物覆盖,再也看不到曾经在此嬉戏的一群孩童……
儿时的记忆充满了快乐,同龄的发小们在一起玩耍,一起逮鱼抓虾,一起放牛羊,挖野菜,抓野兔,拾柴禾,那时的生活尽管很苦,但总觉得精神上是快乐的。 参加工作后,我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回去,多是参加亲人的葬礼,如今,我也渐渐老去,同龄人,及年纪大些的老人,都陆续离开了这个世界,村里三十以下的年轻人和孩子,基本上都不认得。 现在再回到山东济宁故乡的农村,只剩下了一些留守老人,曾经人声鼎沸的村庄,现在很少见到人影。 以前,那些前后串门的邻居,也一个个离开村庄,家里都是铁将军把门,穿行在胡同里,心里总是有一丝凄凉,脑子不停闪现从前邻居们的音容笑貌。 村里的房子倒不少,但多数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他们当中,大多一去不返。 以前热闹的生产路上已经长满杂草,以前随处可见的羊屎猪粪如今也成了稀罕物,一眼望去,到处都是荒芜的房屋和长满杂草的坟茔,苍凉的场景让人心痛,也让人难以置信。 我相信,很多在外的游子,内心都曾经和他们一样,内心规划过N个回归乡村的方式,但鉴于一些外在环境的制约,而不得不一直“飘”在异乡。
唉,一切的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