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志善
如今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乡镇,街面上各种超市、商铺比比皆是,各村也有小卖部。各种商品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还有快递、外卖等物流通道,购物既快捷又方便。只要手里有钱,就不用为买东西犯愁。 但在几十年前,那个物质生活极为匮乏的年代,就连生活必需品都很紧缺、难买。那时,每个公社有一个供销社,每个大队有一个代销点,销售的商品多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及油、盐、酱、醋等。 但社员们一日三晌要出工下地干活,且缺少代步工具,出门购物相当不便。就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却有一种被人们称为“货郎”的流动卖货人,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卖货,缓解了人们购物的困难。 说起“货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颇为悠久。“货郎”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伴随着走街串巷卖货的形式而产生。“货郎”的起源可追溯至宋代。当时,商业活动不发达,村屯中少有货铺、店铺等商业机构,“货郎”便成了乡野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货郎”不仅提供日杂商品,还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给老百姓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描绘“货郎”的片段。“货郎”通常挑着担子,或推着独轮车,手里摇着一种带把的小鼓,称为“货郎鼓”。
有一首民歌“送货郎”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货郎送货的 真实画面:“打起鼓来敲起锣,推着小车去送货,车上的东西实在好啊,钢笔、铅笔、文件盒,姑娘扎头的橡皮筋,挠痒痒的老头乐……”。 在我小时候,正值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常看见哪些推着平板车,手里摇着带着节奏、鼓点“嘭啪、嘭啪、嘭啪嘭啪、嘭啪、……”的“货郎鼓”、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卖货的货郎。 平板车上放着货柜,货柜盖是一块四周镶嵌着木条的玻璃柜盖,透过玻璃柜盖可以看见货柜里五彩斑斓的商品,有姑娘扎头的橡皮筋、发卡、小学生用的铅笔、橡皮、做针线活用的针头线脑、纽扣、火柴等。 “货郎”边摇着“货郎鼓”边吆喝着“破布丁,烂套子,小孩的破帽子,都拿来换针换线啦!”。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人们的经济条件普遍拮据,家里有钱的很少,就拿些废旧破烂换些针头线脑、纽扣、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及小商品等。 村民们只要听见那有节奏的、带着鼓点的“货郎鼓”声响起,就三三两两地围上来,无论买不买东西都围着货柜,瞅瞅看看,望着五彩缤纷的商品一饱眼福,也是他们贫穷、寡淡的生活中一点难得的乐趣。 那时,与货郎这个行当相近的职业还有其他多种走街串巷的生意人,比如吹糖人的、爆玉米花的、卖豆芽的、卖豆腐的、买生姜的、卖烧饼、油条的,大概都属于“货郎”系列吧。 就如“货郎”摇“货郎鼓”一样,卖各种物品的,吆喝的方式、腔调也各有不同。如果吆喝的方式、腔调不合习俗,会遭到众人耻笑,如果逆天而行、故意恶作剧、侮辱乡亲们的,还会遭到痛打!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摇着“货郎鼓”卖货的货郎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他走街串巷的买卖人并没有完全消失,还在一代代地延续、传承着,他们同“货郎”一样,不仅是流通货物,而是传承的千年流传的乡土民俗文化。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