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沐恩 好怀念儿时摸解了猴的时光,早点吃完晚饭后,一家大人小孩拿上各自的手电筒长竹竿,有爬树爬的高的解了猴,要用竹竿往下勾,摸了回家来数数的时候很兴奋,成就感满满,那段岁月铭刻着我们最无暇的时光……
知了猴,学名金蝉,在我们周边,也有称呼其:解了猴、解了龟、等等,每个地方叫法不一。但不管叫啥,每年的六月下旬开始,夜傍黑的时候,摸知了猴,却成了乡村一件莫大的盛事。 他们打着手电筒,在树丛里穿梭,逢树就用灯光照,树根四周也要仔仔细细来回检查。成为老家当地夏夜里,年复一年的一道奇特风景。
如今虽然条件好了,这种状况依然存在,除了为一尝它的美味之外,更多的是寻求童年的那种捕获的快乐。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之后,这时日头刚刚西下,解了猴会在地下就会蠢蠢欲动,在挖到接近地面的时候,它会开一个小孔,用来窥探外面的情况,这时,你就弓着腰,在地上寻找那些蚁穴大小的孔洞,然后用手抠开,洞里的解了猴便手到擒来。
天一黑,知了猴纷纷破土而出,直奔最近的树而来,这是一天里捕捉它的好时候。晚上八九点钟是在树上摸知了猴的最佳时机。知了猴沿着树干缓慢地向上爬,这时赶紧拿手电筒照吧。
如果晚上喝罢汤早点出去,带只手电筒、塑料桶(瓶子)和一根小木棍就足够了。解了猴那时刚刚爬到树上,有时运气好的话,一棵树上会爬着三四个,你抓它时,它会显得张牙舞爪,貌似凶悍,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威胁,可以将它们轻松捉住。
如果晚上十点之后出发,解了猴都已经陆续蜕皮了,捉回来的就会是这个样子。
如今,摸解了猴也不一定在树上,有的玉米和豆角架上,也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我曾多次亲自目睹知了猴蜕皮的过程,薄如蝉翼的翅膀在空气中,越来越大,越来越硬朗,真的让人禁不住要赞美造物主的伟大。 像这样蜕变过的解了猴,感觉吃起来更省事更干净一些,但味道和刚出土的那种相比,不够润实爽口。
当然,想要捉更多的解了猴,不少人在解了猴出现比较密集的树上,绑上一圈胶带,这样的话它们就会因为树太滑了而爬不上去,自然捉的就更省力一些。
晚上捉的多的,除了自食之外,也可以拿去卖钱。因此,到时前来到镇上购买解了猴的老百姓就会络绎不绝。
有的人买了自己吃,有的人买了直接放进冰箱,留给在外工作的子女和亲人们回老家时品尝。
售卖解了猴的村民,大多都是周围村庄的妇女和老人,由于价格相对较高,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夜战”摸解了猴,从而赚点外快。
听说,一些运气好的村民,一晚上可以摸几百只解了猴也不在话下,这样一天也可以赚一两百块钱。
实际上,夜里摸解了猴并不一件轻松的事,常常要跑好多地方,累得两腿发酸,还需要熬老长时间的夜,确实辛苦。付出总有回报,看着满满的收获也是很开心的。
知了猴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大家的喜爱,一些喜欢乡土野味的人,甚至从几十公里之外赶过来购买。
说起这个售卖知了猴的售卖点,并不是政府有意为之,而是一传十,十传百之后,“自发”形成的小市场。听说去年最多的时候,有两百多人现场买卖,场面极为热闹壮观。
在山东一些地方,解了猴都是按斤称,那样比较方便快捷,但在老家,他们依然采取最原始的方式,数好多少个进行售卖,估计农村长大的你,也很少亲眼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吧?
听这位大爷说,基本在早上六点半之前,所有的人都会售卖一空,喧闹的小镇随即又恢复了它的宁静。
如今吃知了猴已经成了一种风气,哪怕摸的再多,都能卖完。
这两年,随着大家消费意识的改变,知了猴的价格“水涨船高”,人工饲养的,在老家已经开始大行其道。不知道那些饲养的知了猴的味道,是否也像野生的那样香醇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至于摸解了猴的真正乐趣,现在的孩子和年轻人难以体会得到了,说真的,真想邀约儿时的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在晚上一起深入林间,再次寻找下童年的美好乐趣。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