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查看: 4791|回复: 9

话说丰县的“许庙村”

  [复制链接]

447

回帖

855

威望

581

贡献

特邀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55
发表于 2024-5-23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文:董志善

许庙村是丰县西北部王沟镇的一个村,下辖许庙、李楼、董庄、王庄四个自然村,人口三四千人。四个自然村中而尤以许庙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约两千多人。许庙,这个看似平凡的村庄却有数百年历史。

104518oqt22itz77g2i7py.jpeg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丰县至单县的主干道—老丰单公路,从许庙村前穿过。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数百年中,许庙本是一个方圆近百里内闻名的繁华集镇。老丰单公路上每天皆是路过的行人、客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许庙,原名许黑楼,只因后来在庄南盖了一座庙,叫“白云寺”,老百姓称其为“白云奶奶庙”。庙前有东西廊坊,塑有不少神像。庙里有许多尼姑。每逢初一、十五,庙里一人多高的大钟响时,方圆几里内都能听到。求神拜佛、烧香许愿的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从此许黑楼便改名许庙了。

民国十六年,“奶奶庙”被拆毁,神像被砸碎,尼姑都搬到苗城的“奶奶庙”去了。但许庙的名字却一直延续下来不再改了。许庙的古会从每年的正月二十一开始,以后每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都是会日,一直到五月初一,夏收夏忙的前夕结束,是当地非常闻名的古会之一。

许庙的集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比会的形成日期要晚。成集的原因是,会的间隔日期较长,十天一次,且集中在上半年。不逢会的日子里,生意、买卖交易无法进行。

集穿插在不逢会的时间间隙里进行,逢集的时间段里,每日都是集。许庙的集和会在文革时期被作为“四旧”废除,虽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得到回复,但规模远不如从前了。

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滋润着许庙这块故土,熏陶着许庙的一代代人,造就了许庙人崇尚文化、艺术、科技,思想紧随潮流、与时俱进的性格、品性。

在许庙喜爱、从事文化艺术事业的不乏其人。拜金荣,这位国家著名的“四平调”戏曲演员,“四平调”戏曲艺术传承人,原本不是丰县人,却因戏曲与许庙结缘,成为许庙人的媳妇,并在许庙居住、生活过。

拜金荣本是河南商丘人,出身贫寒。幼年时,被人贩子多次贩卖,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在商丘的铁路边靠捡煤渣卖钱维生,后被一拜姓人家收养,取名拜金荣。

少年时期的拜金荣聪明伶俐,颇具戏曲艺术天赋,被商丘四平调剧团选中,成为商丘四平调剧团的一名小演员,并成功地演出了四平调戏曲《小包公》,生动形象地演绎了少年包公的艺术形象,而一举成名。

在四平调剧团里,她结识了在剧团乐队里当锣鼓手、老家在许庙村、后来成为她丈夫的那个人。文革中,四平调剧团一度停演,拜金荣夫妇曾回老家许庙居住、生活。

拜金荣在许庙居住生活的那段时间里,她平易近人,与街坊邻居相处融洽,在街坊邻居的要求和鼓动下,她时常会唱上一段她的拿手戏《小包公》。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各大队都普遍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当时,许庙大队和许庙小学的文艺宣传队,在许庙小学音乐教师张世银等文艺能手的主持和参与、指导下,文艺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当时的文艺节目演出最多的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每次演出《红灯记》时,剧中日本宪兵队队长“鸠山”这一角色都由许庙村村民许先华扮演。

许先华与拜金荣丈夫是本家、近亲,也是一位文艺爱好者。他扮演的“鸠山”这一角色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深得观众赞许。久而久之,大家只记得他扮演的“鸠山”,而他的真名渐渐被人淡忘了。

由张世银编排、指导,许庙小学文艺宣传队演唱的歌曲《父女双双逛新城》,以其活泼、欢快的节奏,幽默、优美动听的曲调博得观众的喜爱。许庙大队和其他大队的文艺宣传队还经常互相交流学习、互演。

许庙人喜爱文化艺术,更爱科技,他们深深地懂得科技兴农的道理。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处在文革时期,高考已被废除。

许多初、高中毕业生从学校毕业后就回到农村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文化知识优势,服务于农业生产,大队创办了“许庙大队五七农民大学”,招收毕业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学员,并聘请县农业局、公社农技站的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村有丰富经验的种田能手讲课。

大队以“农大”学员为骨干成立了农科队,并拨出数十亩土地给农科队作为试验田,进行农业科技研究、育种、品种改良试验。“农大”和农科队的科研成果在各生产队进行实用推广,获得了成功,使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

大队还派出农科队人员去外地学校栽桑养蚕技术,并发展栽桑养蚕业。大队培养的农业科技人员后来都成为了乡、村各级干部、科技、致富能手。

在发展工、副业、经商方面,许庙人也不输一筹、独占鳌头。在那个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兴办副业的年代,许庙大队也和全国千万个社、队一样,掀起了兴办工副业的热潮。

大队副业队相继编过筐、柳条帽、开过镜条厂、地毯厂、贝雕厂。说起许庙的工副业,便会提起一个人,他就是董念华。他是一位能工巧匠,精通木工技术及绘画艺术,是位致富能人,也是许庙大队工、副业的领头人。

董念华祖辈是董庄人,解放初期,其父带着全家搬到许庙西面李楼村居住。董念华兄弟四人,都是能人,而尤以董念华最为突出,名声最响。早在文革时期,经济政策还未放开之时,董念华夫妻俩就拉大锯,做些桌椅板凳,悄悄地拉到集上去卖,换些钱贴补家用。

改革开放政策放开后,他如鱼得水,他的聪明才智有了用武之地。改革开放后,逐渐富起来的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大家喜欢用照片记录下自己的美好生活,镶嵌在一副精美别致的相框里,挂在房间里,使房间看起来更加美观、靓丽、大气、蓬荜生辉。

因此,一副精美的相框,倍受人们喜爱、推崇。董念华看准了这个商机,把自己的木工技术和绘画艺术有机地融合起来,率先开启了制作相框这种工艺美术品的先河。相框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木锯开、锯成木板、木板锯成木条、刨出花边,上腻子、轧花、搓磨、上金粉、钉制相框等过程。

他制作的相框精致、美观、大方,颇受消费者青睐。他也靠这项生意发了家,成为改革开放后丰县第一批万元户,成为发家致富的排头兵,并入了党,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大队领导看准了董念华这匹千里马,对他委以重任,由他挂帅、领头,大队相继办起了镜条厂、地毯厂、贝雕厂,并招收村民进厂做工,村民渐渐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

有了许庙村这个典型,接着,丰县城西各乡村纷纷学习、效仿,以木材加工业为龙头而衍生的镜框条、建筑装饰木线条、暖气罩、楼梯扶手、门窗等产业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兴旺发达起来。

如今从事木材加工业的丰县客商已遍布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木材加工业成为丰县人发家致富的支柱、主导产业。直至前些年,已年近古稀之年的董念华还担任过北京丰县商会的会长,带领在北京的丰县客商在商海中拼博。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集镇许庙,在美食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许庙孙家驴肉。

许庙孙家几代人经营驴肉生意,其独特的秘方、煮制方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口感、味道,吸引了方圆数百里内的食客前来品尝、一饱口福。目前,孙家驴肉已在丰县多个乡镇及苏、鲁、豫、皖等周边临近省、市、县开设了店铺,享誉四方。

104519j781p8t8ue1tpuh4.jpeg

董庄是许庙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距许庙约二里路。坐落在蜿蜒曲折的白衣河北岸。据村里老年人讲,董姓人的老家在今首羡镇的鹅毛堌,在当地是单门独户,举目无亲。

距今一、二百年前,董家的闺女嫁到白衣河南岸张集村的一个大户人家,土地很多,家境富足、殷实。董家闺女为了走亲戚方便,便在父母去世后把娘家两兄弟搬来,在河北岸安家,并把河北岸的土地划拨给两兄弟。

经过一、二百年的繁衍生息,就有了数百人口的董庄村。村里的一户张姓和两户王姓人家因住亲戚家的原因,也在董庄定居下来。

董姓人也不乏英才能人。董志海,自幼聪颖过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回到丰县工作,曾担任县人事局局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发改委主任等要职。

要数生意场的能人,董志民、董志永兄弟俩都是榜上有名的。董志民的小卖部开设已有三十多个年头,在方圆数里内,是经营时间最长的小卖部,主要经营日用品、副食品、馒头、蔬菜、和学生文具用品等,生意相当红火。其弟董志永经营金蝉养殖生意。 

金蝉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金蝉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金蝉养殖是一项一举两得的产业,既养殖金蝉,又培植了苗木。

目前,董志永经营的“金森苗木家庭种植农场”,面积数十亩,其规模之大,在丰县城西都是屈指可数的。董志永还在单楼街面上开设了金蝉销售门市部,,生意蒸蒸日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乡村医院在村民健康生活中占据的位置日益重要。而在许庙村周围方圆数十里内最受人推崇、关注、信任的,莫过于许庙村董庄的“红军医院”了。

“红军医院”的主人名叫董志贤,小名叫红军,因而他把自己的医院命名为“红军医院”。

董志贤的父亲董立功是位能工巧匠,待人诚实、厚道。建房、垒灶、修桥、补路是他的拿手活,尤其擅长烧窑技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丰县城西许多砖窑厂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母亲李秀菊,虽然是一位农村家庭主妇,但却是一位颇有学识的老高中毕业生。她勤劳俭朴,做起事来果断、干练,风风火火,对子女教育、要求,尤其严格。良好的家教、家风是使董志贤从小养成了以礼待人、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好品性。

初中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和引导下,他立志要当一名医生,为乡亲们送医送药,治病救人。1995—1998年他在河南商丘卫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丰县人民医院,在内科主任许子才、神经内科主任陈正挪、心内科主任王慈修、儿科主任高亚勤指导下实习。

此后他开设了自己的诊所,边实践、边学习。期间,2007—2010年他又在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中医。2021—2023年他又完成了长沙医学院自修中医大专的课程。

目前他已获得中医专业及全科医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多年的学习和了临床诊断实践使他的医术和临床治疗经验日趋成熟、丰富。为了改善患者就医条件,接纳更多的患者,他把自己在农村的住房、院落全部进行整修,改造为医院。

严冬季节,为了使患者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就医环境,他在诊疗室生起煤炉,并供应开水,方便患者服药或饮用,还给挂吊瓶的患者提供暖水包,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

他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优雅舒适的就医环境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及敬佩,方圆数十里、近百里的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董志贤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医。

董庄人在许庙村的作用当然不容小觑了。目前,担任着许庙村支部书记的董亚军,时常挂在他心头的是村民的养老、医疗、日常生活幸福、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问题。

在他的精心谋划和运作下许庙村实行了土地流转,大批村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出外做生意或打工,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了脱贫。董亚军的身影每天在村里不停地穿梭着。许庙村,无论哪家有喜、丧大事,他都必到,帮助谋划、操办,是乡亲们绝对信得过的领头人。

如今的许庙村人,已遍布全国各地、大江南北,有的工作在国家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军营、祖国边防,有的做生意或打工,有公务员、员工、战士、生意人、打工仔,愿天南地北许庙人,记着许庙、记着家乡,不忘故土、不忘乡愁。

104518a9kxprq0hylllst0.jpeg

树高万丈有根,水流千里有源。有事无事,常回家看看,乡音、乡情,永记心间!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愚伯的自留地


自由平等新世界

4195

回帖

8045

威望

4270

贡献

贵人

积分
8045
发表于 2024-5-23 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新疆
环境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24-5-2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这不是俺家门口吗

395

回帖

1183

威望

401

贡献

小有成就

Rank: 8Rank: 8

积分
1183
发表于 2024-5-23 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不错,许庙的驴肉最出名

9

回帖

493

威望

9

贡献

搬砖工人

Rank: 3Rank: 3

积分
493
发表于 2024-5-23 1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尼姑住的是庵不是庙,拜金荣的小包公是八十年代初期才有的,七十年代她根本不会唱,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4710
发表于 2024-5-23 1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不孬

5014

回帖

9681

威望

5451

贡献

公司高管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9681
发表于 2024-5-23 2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离丰县多远。

939

回帖

1143

威望

983

贡献

小有成就

Rank: 8Rank: 8

积分
1143
发表于 2024-5-24 0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农村越来越好了

1万

回帖

1万

威望

1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18402
发表于 2024-5-24 1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还没有去过王沟来

2万

回帖

2万

威望

2万

贡献

贵人

积分
28360
发表于 2024-5-24 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真是第一次知道 长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