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这是《核舟记》中对明代奇巧人微雕技艺的描写。在丰县,也有一位奇巧人,将现代版“核舟”完美复刻。
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一个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橄榄核上,可以雕刻出瀑布、山石、卷轴、亭台楼阁、上山的石梯、飞龙以及寻佛的人等众多元素;一个1元硬币大小的橄榄核上,可以镂空雕刻出一艘船,船上六人有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动作,船舱内还有斗笠、竹竿、绕卷的鱼线,船上如米粒般大小的窗户竟还能关合……
近日,记者走进张晨旭的工作室,看其展示指尖上的 绝技,感受 微小世界 里的大乾坤。
90后小伙张晨旭,是丰县微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自幼便在绘画、书法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从学生时代起,就跟着叔辈学习简单的木雕。大学时,他开始尝试在橄榄核上进行雕刻,从此正式接触微雕,曾先后多次前往多地学习竹刻、木雕、核雕、玉雕等多种工艺。
记者见到张晨旭时,他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工作室里的微雕作品。只见每件作品都存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保护盒里,记者只有凑近了仔细观察,才能看出作品的模样。
2016年为带动家乡传统艺术发展,张晨旭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县城,成立个人雕刻工作室,为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提供技术指导。
从业十余年来,张晨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微雕工艺上,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即便是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追求极致的细腻。
为了达到远近高低错落的效果,他经常需要在一毫米的厚度上刻画出四五层不同图案,就连小鸟身上的羽毛,即使肉眼看不到,他也要经过上千次的刻画,只为了追求显微镜下毛茸茸的效果。 为了回报家乡,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残疾群体,张晨旭积极参加公益事业,无偿在丰县孙楼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任教。同时,他成立了微雕基地,面向残疾人、失业人员、待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传授微雕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带领社区群众制作手工艺品,实现规模化的商品化经营。“基地采用订单式的经营方式,现在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两年以后。”张晨旭告诉记者。
近年来,张晨旭又和丰县志坚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将微雕这项传统文化带入中小学生的课堂中。从课堂教育到社区教育,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张晨旭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弘扬传统文化是担当;作为群众,能够带动家乡发展,带领群众致富是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助残扶残是义务,更是一种使命!”张晨旭说。 张晨旭在微雕的世界里打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也愿意帮助更多的人创业共同“雕”出精彩生活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