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打针,不知道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往屁股上打针”还是“往胳膊上打针”呢?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来说,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给屁股上来一针吧。
而现在,似乎很少打屁股针了。最近,关于“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在微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小时候打的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这要从屁股针是什么说起了。
我们所说的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是指把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除了肌肉注射,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这些注射方式分别适合不同类型的场景。
一般我们在做“皮试”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注射方法。医生会把针头贴在靠近皮肤表面的地方往里打药。这是因为,注射点非常靠近身体表面,如果身体出现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到。
2、皮下注射
最常见的就是注射胰岛素了。胰岛素之类的大分子蛋白质不适合口服,需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而皮下注射相对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要简单一些,不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对于需要长期注射的胰岛素,选这种注射方式就很合适。静脉注射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静脉里。我们所说的吊水、打点滴就属于静脉注射。这种注射方式的好处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液里,药物不容易被肝脏之类的器官代谢掉,而且能最快地被送往全身。需要让药物快速起作用时候,医生就会选择这种方式。
和静脉注射一样,肌肉注射也能避免药物被肝脏代谢。而和静脉注射相比,肌肉注射的药物会更缓慢地让药物发挥作用。在注射很多种类的疫苗以及对血管刺激可能比较大的药物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这种注射方式。
而屁股部位肌肉很“厚实”,自然也就成了肌肉注射的“优秀候选区域”之一。除此之外,大腿外侧(股直肌),还有胳膊上的三角肌等地方,也都是肌肉注射的“候选区”。 不过对于屁股针,很多人可能还会有一些“童年阴影”。似乎屁股针打起来比打“胳膊针”更痛一些,这是怎么回事?首先,这可能跟我们小时候对疼痛的忍耐度低一些以及对打针的心理恐惧有关。但除此之外,确实有几个客观因素,让屁股针格外疼。对于 50、60 后人群来说,疼痛可能源自于重复使用的“钝针头”。
在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医院、门诊用的还不是一次性针头,而是经过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的针头。比如下面这种“针头消毒器”就是用来消毒针头的。 虽然按理说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针头再磨平,但针头经过反复使用后上面难免会有一些“小毛刺”,不用亲身体验,光是想象一下这样的针头扎进肉里就已经开始疼了。
在医疗条件改善之后,虽然“钝针头”的问题解决了,但为了避开屁股上厚厚的脂肪层,屁股针往往扎得很深,往往需要扎进肉里 2~3 厘米。针头造成的伤口深,也会增加疼痛感。
在过去打屁股针的时候,医护人员可能会遵循一个操作,在注射前先进行抽吸,确保针头没有扎到血管(否则就变成静脉注射了)。
2015 年的一项综述就指出,相比于扎进去直接注射,抽吸这个动作会引起更多的疼痛。 那为什么现在屁股针越来越少了呢?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
先说答案:其实屁股针并没有消失,但需要使用到屁股针的场景变少了。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现代药物的发展,能够口服起效的药物,比如各种青霉素衍生物等比之前多了,既然能够吃药解决问题,谁还愿意去挨一针呢? 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大部分给药量不是特别大的疫苗,也可以通过胳膊针(三角肌注射)完成。另外,2006 年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打屁股针的效果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的皮下脂肪层厚度随之增加,这给打屁股针带来了麻烦。研究统计了 50 位患者打屁股针的效果,发现只有 16 个人进行了真的肌肉注射,另外 34 个人进行的实际上是皮下注射(注入了脂肪层),这可能会让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失效。此外,不规范的屁股针注射还有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损伤。综合这些原因,屁股针才越来越少了。但对于一些给药量很大的肌肉注射类药物,可能还得依靠屁股针,让它发挥功效。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