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文化单元。记录村庄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赓续文脉、传承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徐州市丰县师寨镇冯屯村,一部由本村乡亲王辉牵头出资编撰的《冯屯村志》成为了人们了解家乡、安放乡愁的最好载体。而一座普通村庄600年来积淀的乡土记忆,也得以传承给后世。 “为故乡编撰一部志书,是我几年前在一次出差中萌发的念头。”王辉告诉记者,那一次坐在火车上,望着车窗外快速掠过的山川河流、村庄巷陌,他突然感受到,每个人剪不断的乡愁都是深深地凝结在大地上的,而编撰一部志书,是将故乡的记忆永久留存的最好方式。王辉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曾长期在部队工作,拥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这个念头让他兴奋而急切,“还没下火车,我的心中就大概有了这本村志的大纲”。 冯屯村是一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古村,位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带,语言属北方方言。明代宣德年间,冯、刘两姓来此落户定居,取名“冯屯”,后有将近四十多个姓氏的家族迁居于此,渐成规模。冯屯村民风淳朴,居民善习文论武,性格多智慧彪悍。冯屯村自古出英豪,辈辈多贤良,刘少奇同志抗战期间曾在该村关帝庙开展运动,为冯屯村留下红色印记。 王辉的想法得到了乡亲们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村中父老出钱出力出人,很快成立了执行编委会,共筹措资金21万元,编纂工作很快运转起来。三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探访村中耆老三百多人,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口述记忆。他还奔波两千余里,搜集史料、谱牒和各种卷宗稿件近百万字,查阅古今史料五十余种。以个人之力修志,这其中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王辉常常写作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写着写着,鼻子就呼呼流出血来,医生检查后说,这是长期熬夜,休息不足而造成的。 2018年,在徐放鸣、王华超、于盛庭、宋余东、许砚君等诸多徐州著名文史学者的帮助下,王辉编撰的创修版《冯屯村志》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推出。2020年,王辉又个人出资40万元,对《冯屯村志》进行了修订,重新以古典线装函套形式推出。重刊本《冯屯村志》全套一函、上下两册,全书共计25万字,正文包括源流、自然环境、历代隶属、清末以来、人物、名胜古迹、风俗民情、诸户家谱、艺文、大事共十卷,真实展现了冯屯村建村以来,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着重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冯屯人勇于改革、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历程。 改不了的乡音,忘不了的乡愁。在冯屯村人看来,《冯屯村志》是故乡的一部“小百科全书”,村庄的始祖迁徙、诸姓来源、自然环境、地理地貌、气候物产、历代隶属、先贤忠烈、家谱家训、古迹名胜、风土民俗、方言俚语、服饰饮食等方面无所不包,涵盖了一个村庄从古发展至今的方方面面。比如,村中已消失的地标性建筑“千佛阁”,很多人只是听闻却从未目睹。王辉详细考证了千佛阁的位置、外形、结构,指出它不是一座佛教寺庙,而是一座家族祠堂,是刘氏后人于明弘治四年(1491)为纪念先祖刘则教而建;又比如民俗风情和方言俚语。《冯屯村志》记载了婚宴上的“汤里漂”,送礼盒的“大条筐”,收录了极具特色的当地方言“月老老”“儿马”“达达”等,被徐州著名学者李世明评价为:“这些都是没入编的非遗好材料”。 难能可贵的是,《冯屯村志》更是一部冯屯村普通人自己的历史。在书中,王辉不但全方位记录了32个姓氏移民到冯屯的时间,更是书写了冯屯村人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上世纪20年代中期,刘永仲在村内首办私塾,聘邻村谢屯谢克宽为塾师,教授《四书》《五经》,教授了学员刘升鸾、刘升平、刘邦荣等十余人。“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冯屯村只有区区两千余人口,但数十年来人才辈出,有案可稽的高校学子就多达441人,这与我们村有一大批甘当人梯、乐于奉献的名师严师是分不开的。而当年首批私塾班的学生刘邦荣,年届百岁,为《冯屯村志》写序,更留下了一段佳话。” 一方故土,几多乡愁;一部村志,几度春秋。《冯屯村志》编纂完成后,王辉的母校江苏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乡村志研究中心,聘请他为副主任,同时他还被徐州市史志学会增补为副会长。如今,他正参与到更多村志村史的编纂。“留存乡愁,就是在赓续历史文脉,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把乡村的历史书写下来,把乡愁记忆传递给未来。”王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