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康云清
作者:王志强
康总是威名远播四海的丰县名人,我久闻其名、如雷贯耳,却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一直不识“庐山真面目”直到康总的新书发布,我才有幸一睹真容。
本月16日,我受邀参加康云清老板的新书发布会,获赠一本康总创作的新书《我的奋斗人生》 拜读康总的大作,犹如饮啜甘露琼浆,不知不觉中就酣然沉醉了。触景生情,见贤思齐,读书诵诗最能牵动人的感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我的心情类似于唐朝的张文昌,心中思绪涌动,犹如万马奔腾。 懵懂朦胧之中,脑海里跳出了两位姓高的作家,一位是俄国的高尔基,一位是我们国家的高玉宝。他们弟兄俩的境遇和康总差不多,都是在解放前出生的,受过旧社会的折磨,因为贫穷不能好好读书,所以文化程度不高,都是初小文化水平。学历不代表学力,没上过中学的人一样可以当作家。高尔基在他的作品中阐述了,社会是一所无所不能的综合性大学。仔细推敲,这话很有道理,第一个创办大学的人,一定没上过大学。 高尔基的文凭是面包屑和皮鞋油堆砌的,高玉宝则是披星戴月,在田间地头跟长工学习,后来参军入伍,在枪林弹雨中拼杀,读书识字就像攻克敌人的碉堡一样,字里行间中闪烁着铁血的光芒。康总呢?他是哪所大学毕业的?康总本人调侃自嘲,说是“家蹲大学屋里系”修理研究地球与探索人类初级本能和维持生命体征专业。翻译成白话,就是农村的乡鳖子,天天下地砸坷拉,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的初级本能是温饱,饿着肚子很难维持生命体征,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公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仔细揣摩一下,康总和高家兄弟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尽管康总在文学领域的建树远不如高尔基和高玉宝,但是康总的阅历坎坷复杂,与两位文学泰斗相比,也不遑多让,至少不是千差万别,更非云泥之别。康总也上了“社会大学”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论起在商海中的建树,两位高姓文学家就羞愧难当了。 成功后面是奋斗的历程,业绩背后堆满了辛酸。康云清先生也是这样,在铺满鲜花的红地毯上行走时,想起往事也禁不住步履蹒跚。 寒门出贵子,鸡窝飞凤凰。康云清就是真实写照,这是小概率事件,是康总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不是出生在寒门就能躺平在床上等来的结果。俗话说,想在人前显贵,先在人后受罪。家境贫寒的人比比皆是,摆脱贫穷和愚昧,跳出“穷坑”成为富豪的人凤毛麟角。 康云清是人中龙凤,是诸多励志成功者中的翘楚人物。他是怎么做到的?有啥诀窍吗? 康总如是说:人贫穷不可怕、落魄不可怕、遇到困难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无志,自甘沉沦。东汉科学家张衡,也是家道中落的穷门寒鸦。他的祖父张堪曾是蜀郡太守,正厅级干部。后来被同僚诬陷,获罪朝廷被褫夺官爵,一个跟头跌落尘埃,缧绁后世子孙离开贵族的行列。到了张衡出世的时候,家庭境况进一步穷困潦倒,几乎和沿街乞讨的叫花子画上了等号。张衡很有志气,年方弱冠的时候就向父母表态: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饱读诗书,求取功名易如反掌。所以他不担心地位不高、不为贫穷羞愧,安心读书求学问,注重知识的积累,注重道德的修为。积学如储宝,书中自有黄金屋,把文治武功学成了,还怕没有展示的机会吗?还怕得不到赏识吗? 金鳞本非池中物,一遇风雨变化龙。那是因为金鳞鲤鱼苦苦修炼多年,具备了跳跃龙门的本领和资格。大家都知道,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老佛爷会调腚的。 大家都知道竹子定律,竹子隐身地下,前四年只能长高三厘米,还深埋在地下,连一丝丝阳光都见不到。苦熬到第五年,他才能破土而出,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疯长,六周的时间就能刺破云霄。因为竹子默默无闻地藏身地下五年,不急不躁地培植自己的根基,先把主根深深地植入地下,积累养分、涵养水分,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才拱出地面吸取阳光,以惊人的速度靠近太阳。这也类似胸怀大志的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也如同儒家泰斗荀子所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竹子定律也在述说着另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耐得住寂寞,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古人云:先开者,必早谢,久伏者,飞必高;卧久者,行必远。每临大事有静气,干大事的人切忌心急和浮躁。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康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了总结性阐述:能力和机遇,再加上一身凛然正气。宋朝爱国将领文天祥写过一首《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没有正气就没有公允,没有公正就没有天理,没有天理就没有良心。不讲道理再没有良心,那就只剩自私和龌龊了。 康云清自幼就好学上进,正直公平,从不多贪多占,在康庙村的威望极高,是一个值得托付、值得信赖的大好人。 改革开放之前,民村老乡的温饱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公元1976年,康总他们村的村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队里分配全年的口粮仅仅是每人45斤小麦,72斤玉米棒子,几十斤豆子和一些小杂粮,外加六百斤鲜红芋。乡亲们把粮食背回家,越看越发愁。他们背回家中的不是生活保障,是一座压在心头的无形大山。这些粮食省着吃也只够嚼谷大半年,过完年还得闹春荒。老年人还好说,扎紧裤腰带咬着牙苦熬。孩子咋办?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他们正是生长发育的时候,家长也舍不得掐他们的碗边呐! 穷则思变,关键是要找一个值得信赖的、有能力的带头人,带着大家爬出穷坑。社员们自发地找到上级领导,一致要求让康云清出任康庙西队的队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康云清接印之后,首先把本家近门召集到一起开会,给他们“约法三章”一、不偷拿队里的东西。二、带头干活。三、别想跟着沾光,集体搞好了才能多分钱粮。稳定好基本盘,开始全面落实增产、增收计划。 康队长带领全队的社员,平整土地、灌溉土地,跟歪风邪气作斗争,树立一心为集体的正气。而且农副并进,购买机器下粉条,增加集体的副业收入。 大干两年之后,康庙西队的社员全年都能吃饱饭,纷纷翻建了新房,光棍汉娶上了媳妇,生产队里买了手扶拖拉机。这一年康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开展联产承包责任。西队好了东队眼馋,他们也想叫康云清当东队的领导。上级党委发现了康云清这个人才,任命康云清为康庄大队的党支部书记。 康云清很像西汉时期的智囊公张良,更像战国时期越国的宰相范蠡。在一片赞扬声中急流勇退,在上级领导即将提拔他为正式脱产的公职干部时,他主动让位给年轻人,辞去一切职务,跟随女儿去县城租赁一片门面,正式下海经商了。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1989)末的事,那一年康总的年庚是49周岁。人过四十日过午,五十不再瞎胡处。圣人也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说到了五十就不再折腾了,混成啥样是啥样,老实的待在家里看孙子吧。年轻人可以跌倒爬起来,大不了重头再来。年长者时日苦短,栽了跟头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现代医学认为,四十岁之后人体各个器官都老化、退化,人的体力和精力不济,记忆力也开始减退了。这个时候创业,成功的概率不大。 康总不信邪,硬把“强弩之末”玩成了“大器晚成”造就了“百事利”的神话,传出了许多有关康总的“佳话” 康总身高1.78米,是鹤立鸡群式的大人物,不论站在那儿都比别人高大醒目,是注定埋没不了的人物。 康总头脑活络,目光敏锐。 但是他没有从商的经验,没有商业渠道、没有稳定的客户、也没有宽裕的资金。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一头扎进了商海,就得奋力向前拼搏,只能劈风斩浪,不能被海浪吞噬,更不能沉入海底。 口号好喊,决心好下,但是,成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商场如战场,商道多坎坷。陶朱公并不好当。“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这是人们传说范蠡功成名就的形象。至于陶朱公成名之前所遭受的坎坷和磨难,甚至是艰辛和屈辱,陶朱公不说,外人无从知晓。后人尊崇成功人士,一俊遮百丑,也不愿意揭开名人的伤疤。 借古喻今,将心度人。以蠡测海,可见阳光。以管窥豹,略见一斑。康总一路走来的足迹,足可以印证从商不易。俗话说,十年能培养出一个好秀才,二十年也培养不出来一个好商人。生意场上鬼行市,货物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制约,市场经济成了卖方市场。 康总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很多年,吃过亏、上过当,积攒一些出力流汗的辛苦钱,也积累了丰厚的商场经验,锻炼了十分敏锐的目光和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应变能力。 在去南方出差的旅途之中,康总看到偶尔闪现在街头的电动车。康总脑中灵光一闪,福至心灵,觉得商圣范蠡开始眷顾他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康总牢牢地抓住了,抢得了入市的先机,也就得到了制胜的法宝。 说干就干,康总租赁场地、聘请师傅、注册公司、申报资质,在大家还以自行车代步的时候,率先开拓了电动车市场。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萝卜快了不洗泥。康总没那么干,在电动车产销两旺的时候,康总狠抓质量,确保行驶安全,一直是“客户至上” 百事利,百事顺遂盈百利。百事利车业公司,已经成了业内的龙头老大,企业规模首屈一指,知名度是家里放炮仗外面吹喇叭---里外都响。质量上乘、款式新颖,由著名电影演员王刚作为形象代言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康总带着他的家人、亲友和故旧,爬出了穷坑,远离了贫穷、落后和愚昧,走向了一条通往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 康总已经辞去了百事利董事长的职务,开始著书立说,改行当作家了。很多人以为这是故事的结局,笔者不这么认为。康总是有能力、肯干事、能做事的精明人,不知道啥时候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主张和新的建树,也许忽然有一天,康总又在另一个领域里义军突起,送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2023年7月19日初稿 2023年9月18日修改 作者简介 王志强,丰县作协名誉主席、徐州市作协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出版四部长篇小说《心中的太阳》《骚动的小城》《龙须菜》和《老姑娘》其中《心中的太阳》再版。参与编写《丰县志》(1978--2005)《文艺花开亮凤城》《中国蝉文化》《丰县百年文艺》《凤城酒韵》等多部图书。已经完成重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天师之祖张道陵》《丰生沛养汉刘邦》《布衣天子汉刘邦》及影视作品的创作,恭候有福、有缘、有识之士洽谈合作。在省市县各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上发表多篇散文、小说,获得过省市县各级奖励。现在和朋友一起收集整理湖西革命老区的抗战历史文献资料,准备创作一部红色书籍和影视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