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集市由来已久,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以物易物的贸易集市。到唐、宋时期,已发展成划行归市的规模市场。南北朝时,北方流传的一首《木兰诗》,被宋人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有“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记述, 可见那时已四关轮集了。丰沛一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有集市,汉高祖刘邦之父曾以“闲时卖饼”为业。
西汉大将樊哙未发迹时,亦以屠狗为业,常推车入市售以狗肉,当时流传着“樊哙狗肉满城香,刘邦不吃不开张”的歌谣。丰县是先有城后设县,丰城的集市早在秦代就已形成。明、清时期,丰城集市早已七十二行俱全。如知名的有县城西关高家的粮食行、芝麻行;南关的李家粮行等。另外,集市上还有布行、线行、鱼行、木材行、柴草行、木炭行、干果行、牲口行、鸡鸭行、鸡蛋行、皮行、药行、茧行、席行、箔行、苇子行、青菜行、丝行、棉花行、油行、烟叶行、竹器行、条筐行、瓷器行、玖瑰花行、铁货行、鞭炮行、杂货行、佐料行、饭食行 ( 勤行 )、宰杀行、猪羊行、麻行、苘行等等。各行都有几名熟知行情的行人充当生意中介人,并从中收取佣金,这些人对控制市场起很大作用。由于丰县的物产丰富,又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的接壤地带,故各省商贾云集,形成苏北平原的一大商埠,素有“七十二行八大家,京广杂货多如麻”的描述。据说,市场的鼎盛时期,行人们能够有“一市斗金”( 铜钱 ) 的收入。清代光绪初年,为了整顿市场,打击市霸,在丰县城东南隅设立了“文明晓市”,使市容市貌大为改观,“文明晓市”成为清代“丰县八景”之一。至清代宣统二年 (1910 年 ),县令明善听信游方道士之说:“丰城之‘丰’含有二主,已经出了一个汉高祖刘邦,还会再出一个帝王。”县令听了十分害怕,心想:如果将来再出一主,势必危及大清王朝,一旦江山易主,“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于是,请那道士出谋划策,仿照秦始皇筑“厌气台”的办法,按照“四向”“五行”相克之理,撤除文明晓市,改为四关轮集,并借助集市的污秽之气破坏县城的“风水”。从每月的初一开始,以南门为首,然后依西北、东循回轮转,周而复始,即:“子、辰、申在南门 , 丑、巳、酉西门口,寅、午、戍在北门,卯、未亥东门外。”时间一长,人们便都记住了赶集的时间和地点,略一推算便可知道该赶哪关的集。逢到三月华祖庙会 ( 华佗 )、五月插花庙会、八月城隍庙会、九月柳将军庙会时,便在西关坐集四天 ( 因庙会均在西关 ),然后再依次轮转。这时的集市管理,除芝麻行到苏州府领帖( 营业执照 ) 外,其他各行均由县衙签发“帖子( 营业执照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局不稳,市场日趋败落,显得冷冷清清。约在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五年间,丰县城的集市有所发展,公共事业亦有所振兴,县城由私人合股兴办了电灯厂、自来水公司、汽车站等,大街上也铺上了石板路面一时较为红火,有苏北“小上海”之称。1938 年,日寇占领丰县城后,时局动荡,市场萧条,百姓只能在早晨日寇未开城门之前进行交易,天一亮便人去集空。1945 年,丰县城第一次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集市迁入县政府大院内进行。“县太爷”的大堂作为粮食市场,这是亘古难见的集市奇迹。可谓:“昔日百姓怕见官,今朝卖粮大堂前;江山易手寻常事,几见如此结善缘。”1946 年,恢复了丰城四关轮集的集市,但景况已大不如前,除了粮食、柴草、布线市之外,其他行当已几乎不见。直至 1948 年,集市迁入城内,将城隍庙街的姜家大场作为粮食市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县城内的一条街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于是由县政府、县工商局与城关镇一起,不断扩大县城市场。先是填平城内十余亩的大坑,并搭起简易敞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贸易市场。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又先后开辟了南关农贸市场、东关招商场、古丰批发市场,以及原有的西关粮食市场和自发的北关蔬菜市场、大庆路自由市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打开了丰县经济振兴的大门,为进一步发展丰县的市场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者 杨秋心)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丰县文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