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消息: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首批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我省共有包括无锡小天鹅、海澜之家、莱克电气等11个案例入选,“丰县牛蒡”案例位列其中。 我国将牛蒡作为药食历史悠久,而说起牛蒡就不得不提到被誉为“牛蒡之乡”的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它是我国重要的牛蒡生产区和牛蒡产品集散地,占到我国牛蒡生产和出口量的50%以上。2013年10月,“丰县牛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核准注册后,当地农民受到巨大鼓舞,发展牛蒡种植、深加工产业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数年间,牛蒡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并逐渐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牛蒡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武器。近年来,丰县积极地打造“牛蒡”这一品牌,从商标申请注册到品牌保护,制定了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如今牛蒡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实施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战略,注册是前提,使用是目的。如今,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运用地理标志商标过程中抓好区域品牌打造、聚力产业富民、市场环境运作3个环节,才能确保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科学规范,才能助力地方打造支柱产业和区域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丰县的牛蒡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末,引进了食用牛蒡进行栽培,目前当地牛蒡栽培面积达10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牛蒡加工产业也迈上了新台阶,涵盖牛蒡酱菜、牛蒡茶、牛蒡片、牛蒡酒等各种相关产品,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且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打造牛蒡产业区域品牌,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丰县制定出台了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发展规划,为商标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监管助力、企业争创”的商标战略发展机制,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了一批品牌集群,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和《县政府关于支持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意见》,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落实了相关激励措施和部门责任,形成了“政府指导、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的创牌工作机制。丰县非常注重“牛蒡”品牌的塑造工作,深知只有良好的品质与标准科学的种植方法,才能更好地打造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种植地进行了土壤改良,邀请专家制定了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的种植方式,研发了更高标准的牛蒡种植技术,使牛蒡产品品种更加多样化、大众化、现代化,率先在全国实现牛蒡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建立了HACCP食品安全追溯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出口产品从源头到成品的质量全程控制,进一步生产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牛蒡产品,让“好牛蒡丰县造”享誉海内外。对于品牌的打造,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近几年丰县不断加强“牛蒡”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让大众了解牛蒡的优点,激发消费者对牛蒡的兴趣。充分利用“牛蒡之乡”这块金字招牌,依托现有企业打造产业融合化发展的牛蒡小镇,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着力打造“世界牛蒡看中国,中国牛蒡看丰县”的格局。如今,丰县成功打造了“牛蒡”品牌文化推广平台,承办了国际牛蒡养生文化节、牛蒡大健康产业研讨会等重大活动,并把发展牛蒡健康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了相关企业在丰县投资兴办牛蒡深加工项目,促进了科工贸一体化发展,为“牛蒡”的品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牛蒡深加工方面,丰县深挖牛蒡产品附加值,延伸牛蒡产业链,相继推出了牛蒡茶、牛蒡酵素、牛蒡酱、牛蒡饮料、牛蒡酒、牛蒡食品等120余种“丰县牛蒡”系列产品。目前,丰县拥有牛蒡加工销售企业30多家,“康汇百年”“天利”“旺达”等牛蒡产品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牛蒡产业的品牌商标事业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丰县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并把商标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对基层商标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商标档案和基层联系点制度;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商标节、农副产品展销会等大型展会,组织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参展,积极扩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本地牛蒡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深入企业开展上门指导服务、日常工作业务咨询、各类活动日集中宣传等方式,开展商标注册法律咨询活动,引导牛蒡企业护牌、用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媒体宣传,向社会各界大力普及新《商标法》及护标、用标知识。“牛蒡之乡”丰县举办了首届中国(丰县)牛蒡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来自国内及爱尔兰、日本、法国等地的60多位权威专家为促进牛蒡产品提档升级实地考察,献计献策。论坛汇聚产业精英,群策群力,以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牛蒡产业。在高峰论坛上,我国首个正式成立的牛蒡大型研究机构——牛蒡产业研究院成立,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牛蒡产业专业委员会也同时成立。欧洲科学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孙大文等10名行业专家被聘请为丰县牛蒡产业发展顾问。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江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丰县将进一步加大牛蒡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定位精品农业,努力建成全国牛蒡基地展示区、牛蒡加工集中区、牛蒡技术研发区、牛蒡产业集聚区,全力打造国际牛蒡产业中心。自2016年以来,牛蒡根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普通食品原料管理后,牛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多年来,除在农特产专营店外,牛蒡加工产品一直缺席以超市为代表的主流销售渠道,而今这一“枷锁”终于被打破,大小牛蒡企业纷纷甩掉束缚,放开手脚再创业,停滞多年的产业拓展计划又重新启动,也为农民带来了良好的脱贫致富的契机。丰县建成了千亩牛蒡示范园,成立了牛蒡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当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建立了牛蒡产品加工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农户共同致富。使用地理标志后,牛蒡每公斤价格比使用前上涨15%以上,目前,常年种植规模5万亩,年产量达28万吨,年销售总收入达20亿元,牛蒡产业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丰县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牛蒡生产区和商品牛蒡集散地。率先在全国实现牛蒡全程机械化生产,拥有牛蒡高产栽培、出口保鲜牛蒡的制作方法等22项专利,生产科技水平已执同行之牛耳。从外观到内在,丰县的牛蒡品质都远远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牛蒡不仅成功扎根国内市场,同时也走出了国门。牛蒡作为初级农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市场有限,利润低,所以牛蒡的深加工、不断鼓励牛蒡加工企业的发展建设、打开国际市场,是牛蒡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须。现全县拥有牛蒡加工销售企业30多家,占中国牛蒡生产和出口量的一半以上,相继推出了牛蒡茶、牛蒡酵、牛蒡酱、牛蒡酒、无糖牛蒡食品等80余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据调查,范楼镇村民孙齐民一共种了300亩牛蒡。2018年,300亩纯收入可以达到六七十万元。帮助收获的都是本地没有外出务工的富余劳力,人工工资一年也要付10万元。像这种种植大户致富帮扶的例子已成为一种常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必须要保护好地理标志资源,保护好“牛蒡”这一品牌。使其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神兵利器”。作为我国最大的牛蒡生产区和商品牛蒡集散地,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牛蒡后,牛蒡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强大产业“引擎”,逐渐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牛蒡为桔梗目、菊科、牛蒡属植物,其根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牛蒡产业已经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拥有牛蒡加工销售企业30多家,研发特色牛蒡产品120余种,涉及到茶、酥、酱、饮料、酒、洗护等多个系列。通过产品研发和展销,让牛蒡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深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牛蒡产品附加值,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