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夏季,烈日当空。白天,蝉鸣声不绝于耳,夜晚,蛙声和蛐蛐声此起彼伏。太阳晒得人晃眼,左邻右舍最爱聚集到巷子口,或站或坐,在大树下乘凉,聊日常,热闹的很。
老巷里随处可见躺椅上打着蒲扇的人,悠闲过夏天。
冰棒,冷饮,是那时候夏天的标配售卖冰棒的自行车,背着冰棒箱子的阿姨,是小时候的一种期待。
只有几毛钱一瓶的汽水,从冰镇的桶里拿出来,喝完以后瓶子还要还给小卖部。
各大厂矿自产的汽水,味道好像很特别,是记忆中最想喝的滋味。当然啦,还有健力宝、娃哈哈和太子奶。
那时候,冰箱还是一种奢侈品。很多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广播里、电视上飘来的广告语: “美菱——阿里斯顿”, “荣事达——时代潮”。
这种老吊扇不少人家里都有,一到夏天,它就成为“最亲密的”伙伴。
如果你的家里有一台小天鹅空调,那别提有多神气了。不开空调,都觉得凉爽。
淡绿色的冰箱里,有汽水和绿豆汤。 打开冰箱门的一瞬,酷暑和炎热逃之夭夭。
没有冰箱,把西瓜放到装满井水的桶里,放上一会再拿出来吃,绝对是纯天然的冰镇西瓜。
暑假里,相约几个小伙伴在郁郁蓊蓊的林子里捕蝉、收集知了壳,是午后最愉快的事。
几个小女孩拿着放大镜趴着,观察七星瓢虫的一举一动,有趣极了。
小时候的闲人不闲正在用放大镜烧纸洞。
还有这种弹珠子,一玩就是一下午,满身满脸都是汗水和灰尘。
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拿着玩具枪相互吓唬,并不觉得头顶上的太阳有多晒人。
傍晚,街坊邻里会搬小木桌在家门口吃饭,时不时唠嗑几句,很是热闹。
吃过晚饭,在大人的催促中,坐在微风徐徐的过道里,拖着凳子在大门口写作业。
竹床是乘凉、睡觉的好伙伴,不少人索性将它们搬到马路上。
夜晚路边的草丛里,满是蝈蝈叫,抓几只放在竹篾编的小笼子里面,那是最得意的事。
那时候你家也有一部“黄山”牌电视机吗?每年夏天都会轮播的《西游记》,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想看。
居委会、单位或者村里,有时候还会组织看电影,《雷锋》《宝莲灯》《大闹天宫》……大家自带小爬爬,或索性搬几块砖头,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困意难挡,妈妈的蒲扇轻轻晃动,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也是最珍贵的记忆。
那时候对付讨厌的蚊子,一盘蚊香足矣!
如果还是被蚊子咬了,还有水仙牌风油精,绿绿的小瓶子装着。
童年,已是回不去的从前。小时候的夏天,至今仍晃动在我们记忆深处,永不消散。
图文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