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2|回复: 1

春节聚餐多!丰县亲们要知道:不仅仅是,头孢+酒,说走就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就要过年了

不少丰县人酒局聚会约不停

然而

医院急诊室也跟着“热闹”起来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警示语再次高亮!

这不

外地已有多人中招


100529tyiy75cq5p0tt73q.jpg


“医生!医生!快,快,快……”几天前,宁波市中医院抢救室门口搀扶进来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


只见他面色苍白,手捂着胸口,一直气喘、干呕,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酒味。


100529h0vgz7s3i7ikko7v.jpg

平时身体健康的老伯为何突然出现不适?

原来,老伯前一天感冒发热,在医院静脉输液,打了头孢类药物。当天中午战友聚会高兴,喝了点酒,就变成了这样……

医生判定:这是典型的 “双硫仑样反应”,于是立即为老人给予对症补液治疗,很快,患者症状减轻,回家观察了。

100530itafz5p6tc6sq0pw.jpg



吃药后喝酒引起的反应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本身是是一种戒酒药物,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用药后若饮酒,许多情况下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等反应,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等。


别拿健康开玩笑!


头孢+酒,后果真的很严重吗


是的,很严重!


“双硫仑样反应”病例中,患者轻则脸红、心慌、头晕,重则休克


马上就要过年了,走亲访友难免要饮酒,大家要注意的是,理论上饮酒前后一个星期内,都不要吃头孢类药物。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仅如此,除了酒其他含酒精成分的饮料、以及含酒精溶剂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均可能造成双硫仑样反应


100530ui6jboiox1ucv6fy.jpg

除了头孢,降糖药、降压药、感冒药、安眠药、肠胃炎药、抗过敏药、抗心绞痛药等都会和酒精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你可能不知道,有的药和酒就是“相克”,轻者加重肝脏负担,重者可能引起肝脏坏死、昏迷,甚至死亡!

一定要记住下面这些药,吃了就千万别再喝酒!有人劝酒时,直接说“对不起,我不喝!


100530ajl0j0peksnndlhk.jpg


第一类

头孢类+酒=毒药


头孢类抗生素加酒就等于毒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成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而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心悸、视觉模糊、腹痛、腹泻、气急、出汗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心衰、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症状。


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一项调查分析显示:饮酒后5天之内的人,吃头孢类抗生素都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喝酒6天以后,再服药,是安全的。当然,具体跟个人体质有关系。


第二类

安眠药+酒=一条人命


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三唑仑、巴比妥类及水合氯醛等镇静催眠药,有的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呼吸、心跳的作用。


而酒精也有相同作用,两者合一可产生双重刺激,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第三类

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这类药本身有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100530y4cnz6o0czo8vs60.jpg


第四类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达嗪、地巴唑等降血压药期间如果喝酒,可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第五类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在使用优降糖、降糖灵、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等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具有增强这些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100530gojvm4mmo42og3oi.jpg


第六类

抗抑郁药+酒=加重病情、血压上升


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对于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抑郁症患者来说,酒精还会与这类药物发生交互作用,使得血压上升,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医生会建议这类患者完全避免饮酒。


第七类

感冒药+酒=肝衰竭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


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第八类

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另外,驾驶车辆、从事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都不宜服用。


当然,具体会出现什么症状以及危害大小,与服药、饮酒的剂量有关。一旦出现问题,具体还请咨询专业医生。


佳节来临年夜饭、亲朋好友聚会喝酒虽然能营造气氛但一定要谨记: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含酒精的饮料、药品也不行以免乐极生悲。


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转发给你的朋友,及早预防


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企业总裁

积分
10442
发表于 2020-1-18 1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身体重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客户端|关于我们|丰县论坛

GMT+8, 2025-11-7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