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9|回复: 1

丰县师寨镇:白玉蜗牛带来“金玉满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令已是严冬,丰县师寨镇菌光互补产业园里却是暖意融融。一座座大棚里,整齐的排架上圆圆的菌包上朵朵平菇破膜而出,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十分惹人喜爱。

  “菌包品种分毛木耳、平菇、金针菇等,成本在1元到1.3元之间,长成成品菌菇后,每袋纯利至少有1元钱。”种植户魏增礼告诉记者,他这一亩二分地的大棚里,这样的菌包超过3万个。
  作为师寨镇小韩村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魏增礼3年前在产业园里承包了两个菌菇大棚。如今,大棚让他甩掉了贫困户帽子。“政府给我们免费建大棚、传授种植技术,如今我两个大棚每年纯收入超10万元。”魏增礼说。
  师寨镇有着“全省毛木耳生产第一镇”的美誉。全镇年产各类食用菌2.5亿袋,产值5亿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0元。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食用菌生产优势,大力发展蜗牛养殖等高效特色产业。
  在蜗牛养殖户李强的大棚外,掀起门帘一角,温暖的潮气扑面而来。“今年9月,我们在产业园大棚内试点养殖蜗牛,如今已开始收获。”“这种白玉蜗牛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供不应求。”
  走在棚内狭窄的木头过道上,脚下遍布着密密麻麻的蜗牛,而这些蜗牛身下肥沃的“栖息地”,就是园内废弃的菌包。
  “之前养殖蜗牛都在户外田地里,温度、光照和土壤等条件难以控制;现在依托产业园大量种植菌菇的优势,把废弃的菌包回收利用为蜗牛养殖土,质地松软且养料丰富,加之棚内温度可控,蜗牛孵化率从40%提升到了95%!”李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产业园内13个蜗牛养殖大棚,刨去成本,每个棚1年纯利可达7万元,简直是“金玉满棚”!
  据了解,菌光互补产业园共试点了30多个大棚养殖蜗牛。“未来我们的蜗牛60%将销往澳洲,40%销往国内沿海地区,一些品相较次的蜗牛还可深加工用于化妆品生产。”师寨镇招商办党支部书记韩本国说。
  记者 岳 旭

来源:中国江苏网
工作时间8:00-17:30紧急情况请微信(18451588186)留言等待处理!如需进论坛微信官方群,添加时注明“进群”字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有车有房

积分
4687
发表于 2019-12-8 07: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有度管理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客户端|关于我们|丰县论坛

GMT+8, 2025-11-6 11: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