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38|回复: 6

丰县冀益梅:孝老爱亲溢梅香,无私大爱孕芬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0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梅,清雅俊逸、超尘脱俗之风度,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之气节,历来颇受人们喜爱。王安石诗《梅花》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冕诗《白梅》写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此二诗将梅花之高洁、坚强、谦虚等品格写得淋漓尽致。在汉高祖刘邦故里江苏丰县有一位姓名带梅字、酷爱梅花又具有梅之优良品格的普通女性,她就是丰县百货大楼退休职工冀益梅。

微信图片_20191110084941_meitu_1.jpg
在美丽的凤鸣湖北岸丰县志愿者之家,我有幸认识并发现了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典型——冀益梅。再两年就到耳顺之年的她,个头高挑,白中透红的瓜子脸,慈眉善目,眉宇间透着一种豪气,不说不笑,一笑一排整齐可爱的白牙便流露无余,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她性情开朗,心直口快,乐观向上;她知书达理,温雅贤淑,勤劳善良;她任劳任怨,包容大气,刚毅坚强。
谈起她的家庭故事,她最感恩、最敬佩的当数她已故去17年的老父亲。正是父亲的高尚人格、言传身教、无私关爱、一路陪伴,使她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娇闺女逐渐学得懂事、明理、成熟、坚强、优秀,成为一身多能的好角色,即爸妈的好女儿、单位的好职工、丈夫的好妻子、公婆的好儿媳、小叔子小子姑的好嫂子、儿子的好妈妈、儿媳的好婆婆。她说,这一切归功于父亲的好家风。"家风"又称“门风”,就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即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等。
父亲冀万春是山东省潍坊人, 1948年华东工商干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徐州粮油贸易公司,后被委派到丰县粮食系统工作,先后在宋楼、隋寨、城关粮管所任职,1983年离休,2002年12月去世。老人刚正耿介,襟怀宽广,清贫自安,两袖清风,与世无争,党性原则强,自我要求严格,不拉关系,不走后门,不谋私利,而且很有才情,可谓出口成章,写得一手好字,还会写诗作词。在职务、分房、子女就业等问题上,服从组织安排,从不向组织提任何非分要求。他的最后最高职务仅是粮管所所长,全家五口人即老伴两人两儿一女,挤在2间平房里,老伴也没有安排工作。这就是一个老党员老干部清白廉洁的一生。他对子女既爱护,又严格要求。冀益梅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但父亲对爱女并不溺爱。父亲说,女孩子要学会做家务。冀益梅9岁就开始做家务,洗衣、刷鞋、做饭、打煤球,啥活都干。她几乎每天都端着盆子到水塘边洗衣服,等衣服干了,又将叠好的衣服轻轻放到哥哥弟弟枕头下面。当时,父亲每次出发回来都要开一次家庭会议,讲讲外边的新鲜事,听听子女汇报学习和做好事情况,要求子女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他时常告诫是懂非懂的子女,对儿子说,你长大了,要疼丈母娘;对女儿说,你长大了,要疼老婆婆。后来他还经常告诉女儿说,一个好女人帮三代。一是帮娘家父母做家务,成全自己的爸妈(第一代);二是帮丈夫,把自己的丈夫辅佐好,要像妈妈对待儿子一样关爱丈夫,不让他走弯路,让他事业有成、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第二代);三是帮子女,把你的儿子教育好,让他经历风雨、自强不息、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第三代)。他还说,你要把婆婆家照顾好,还要把娘家帮助好。在冀益梅就要出嫁的头天晚上,老父亲给她谈了1个多小时的话,反复叮咛女儿,要求她一定孝敬公公、婆婆,他说:“闺女再娇,只是父母娇你,到婆婆家,你就是大人了,就要承担起做儿媳的责任。如果给婆婆生气,不管责任在谁,都是你不好,都是丢父母的脸。”  
微信图片_20191110084945.jpg
父亲的谆谆教诲像指路明灯一样时刻在冀益梅心头闪烁着。冀益梅1978年初中毕业,1979年到食品加工厂工作,1990年调到百货大楼工作,2004年下岗,2012年退休。1983年与丈夫皇甫道兵结婚。皇甫家在岳庄李祠堂,3岁丧母,是个苦命的孩子。父亲在东北工作,继母在家务农,带着他和1个弟弟、2个妹妹4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清苦。他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当了一年队长,就侥幸到东北接了父亲的班。1981年调回丰县,先后在糖厂、葡萄酒厂工作。皇甫虽然家在农村,又是晚娘,家境不好,可他身材魁梧,勤奋好学,为人善良,正直正派,有上进心,是个有志青年。所以冀益梅的父亲还是很开明地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在没结婚之前,就让皇甫住到家中专心复习功课,参加升学考试,1983年在岳父和妻子的支持下,皇甫不负所望考取了3年的徐州机械中专学校,毕业后又考取了4年的扬州工学院,取得了本科文凭,7年的带薪学习让皇甫在人生境界、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1987年他一举竞聘为葡萄酒厂常务副厂长,他作为企业家新星,其创业事迹被写成报道,广为流传。1990年皇甫调到泥池酒厂任销售经理,1993年调到华山镇任工业助理,2018年退休。     
1983年,二人结婚后,冀益梅在父亲的教导下,迅速转变角色,尽心当好儿媳、妻子和母亲,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当时城乡差距还是很大的,城里的媳妇还是叫人另眼相看的,但她没有任何优越感。尽管婆婆脾气不太好,冀益梅一切顺着她,婆媳之间从来没有红过脸。婆婆家的日子过得较紧,益梅从未嫌弃过。面对困难,老父亲经常鼓励她:“老天为什么派你到婆家当儿媳,这是上天给你的职责。只要你真心对婆婆好,再穷的日子也能过富,再穷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人穷志不能穷。”她总是经常拿出微薄的工资予以补贴婆婆一家,每次回去都带着很多东西,有新衣服,有肉有菜,还有给弟弟妹妹的礼物。他们结婚时,小弟弟才11岁,小家伙整天跟着新嫂子,让嫂子抱着领着,真是老嫂如母啊。弟弟妹妹与她处的都很融洽。每逢春节都准备礼品,一开始是白糖、果子、蜂糕,后来是方便面、牛奶、火腿肠等等,把皇甫家亲戚包括皇甫亲姥姥那边的亲戚都要走上一遍。对村上人,无论老少男女,她常常带着微笑主动去打招呼,该称呼啥就喊啥,四邻都夸赞道:“城里来的小媳妇没有一点大驾子。”1999年婆婆得了严重的肾病,县里的医生让家人放弃治疗,但益梅坚决不同意,她一个人背着扶着婆婆搭上了去徐州的公共汽车,一路上她用柔弱的肩膀把婆婆揽在怀里,累得浑身麻木,当到徐州下车时,驾驶员知道她带的是婆婆时,顿时竖起了大拇指,连忙帮着去拦出租车。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他背着老人化验、做B超,医生给开了9服中药,她求医生多开了9服。她把18服中药往肩上一搭,带着婆婆坐车回到了家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和精心护理,婆婆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2002年婆婆的病复发了,她又独自带着婆婆踏上去徐州求医的道路,还好,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服药和精心护理,婆婆又恢复了健康。2014年大暑天婆婆得了脑梗,来到县医院时已经不能说话,大小便失禁。翼益梅夫妻昼夜不离老人身边,擦屎刮尿,换尿不湿,擦洗身子,喂饭喂药,几乎都由益梅承担。第6天,婆婆醒了,也能说话了。看到益梅消瘦疲惫的面容,婆婆第一次流下了眼泪,抓住她的手激动地说:“你进我们家门这么多年,知道你不容易,平时总想着家里,给钱给物,还两次背着我到徐州看病,这次又多亏着你对我百般照料。娘内心有愧啊,对不起你。从今以后你在我心中就是我的亲闺女!” 益梅听后也流出了两行热泪,既有被婆婆认可理解的激动,又有多年的委屈瞬间消失的喜悦。这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是心与心的感应!婆婆出院了,但需要终身服药,是一笔不少的费用。为了给婆婆买药,并贴补家用。益梅开始在招商场给人打工,每天早上8点30分上班,到晚上9点下班。她为婆婆整整买了5年的药,9天必定回老家一次看望公公婆婆。2019年7月婆婆因病医治无效终于走完了人生历程,享年75岁。冀益梅夫妇不离丧屋,在婆婆灵前守灵5天4夜,完成了对老人生前尽孝、死后尽责的使命。2015年夏天,公公得病住进了县医院,益梅夫妇全力伺候老人,白天送饭,晚上陪护,每晚益梅都要为公公洗脚,皇甫有事出去时,益梅顾不得不便还要扶公公去卫生间方便,公公有时很不好意思,可益梅总是善解人意地宽慰老人说,我就是你的亲闺女啊,把你照顾好才是我的职责。如今老人81岁,皇甫兄弟两家每家1个月的照顾老人。每当轮到自家时,益梅总是根据老人的胃口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坚持每晚为老人洗脚贴鸡眼膏,还帮老人敲背按摩。老人逢人便说摊了好儿媳。
从1983年益梅结婚开始,父亲就反复叮嘱她和皇甫,要知道来处,学会感恩,要求他们在清明节、春节前夕到皇甫生母坟前烧纸。第一次是冀益梅独自一个人去的。她一大早就从城里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来到了岳庄皇甫生母坟前烧纸叩拜。这一次,她没敢回家,怕婆婆知道生气。后来他又拉上了丈夫一起来。一年两次,如今已坚持36年。如果皇甫生母地下有灵,一定会感念儿媳益梅的一片孝心,一定会保佑她的儿孙幸福安康、万世绵延!
微信图片_20191110084948.jpg
冀益梅孝老爱亲,得益于父亲的好家风,也得益于她本人的听话和力行。虽然父亲已经走了17年,但总觉得父亲还在身边呵护着她,还在身边提醒看着她。如今令她欣慰的是老母亲86岁了,身体健朗,依然在念叨着自己。老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文化,后来通过扫盲班学习才认识了一些字,能够简单阅读。但老人家纯朴善良,知晓人情事理,心灵手巧,会做衣服、鞋袜之类,后来为了贴补家用还不时打个零工。冀益梅父亲3岁丧母,但他对老家的晚娘视为亲娘,经常为家里写信寄钱,寒暑假就带着全家人去潍坊探亲。2002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每月都及时将遗属补助寄给在潍坊的奶奶,直至前几年奶奶去世。老父老母的这些举动,都无时无刻感染教化着益梅,让她更有爱心更有孝心。
2011年东关小学一个姓戴的学生等家人来接不到,一着急摔到马路上了,冀益梅正好走到哪里,二话没说,就抱起孩子转移到安全地带,陪孩子等家人,孩子爷爷知道事情的经过后,感动地老泪纵横。2012年还是在东关小学附近,一老者被车碰着了,车又逃逸了,老人满头是血 ,无人过问,她打工回来正好路过,没有多想就冲过去及时护理老人,并报警和打急救电话,等救护车来后,她才默默离开。2015年家在顺河的四川籍女精神病人走失,她不仅为病人买了一身衣服,还为她买好到顺河的车票把她送车上,临行又给她30元钱。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好事,冀益梅不知做了多少件。特别2015年加入谢淑华、刘景泉“最美家庭”好人工作室后,经常到敬老院为老人洗脚、洗脸、梳头、理发、包饺子等公益活动,把老人当父母当亲人,自身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2018年,丰县传统文化促进会、丰县有情有义志愿者服务队在凤鸣湖北岸组建了丰县志愿者之家,她放弃了打工,每周坚持在这里值班服务一天,平时家里没事就过来打扫卫生。在这里,她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和服务的平台,找到了更宽泛意义上的家。她发心要做一名终身志愿者,直到不能动为止。她说,她一看见老年人就欢喜;她还说,人退休了,心不能退休。今后不能光为自己的小家转,要活出自我,要做新时代智慧女性,要为更多的老人服务。她热爱学习,积极参加志愿者之家读书会的学习分享活动,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每天到家后常常学到深夜,记笔记,写感想,还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看到翼益梅的变化,皇甫既心疼,又佩服。
微信图片_20191110084952.jpg
古人云:“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冀益梅有个幸福的家庭。如今夫妻二人均已退休,妈妈、公公都还健在。独生儿子已成家立业,爱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徐州电信局工作,儿媳在绿健集团上班。他俩是大学同学,自由恋爱,志同道合,心心相印,互敬互爱。儿媳是西安人,家风很好,结婚没有要一分钱彩礼。二人打算先干事业,过几年,再要小孩。 冀益梅夫妇也很尊重他们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191110084955.jpg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冀益梅,一个孝老爱亲的普通女性,她那如梅花一样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暗香四溢,必将影响带动更多的家庭更多的人们走向幸福无比的康庄大道!

(作者张尊军,江苏丰县人。作家、书画家、文艺评论家。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现为江苏省作协书画联谊会徐州分会副会长、徐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苏鲁豫皖接壤地区中青年书画联谊会主席、《淮海文艺》主编等)
工作时间8:00-17:30紧急情况请微信(18451588186)留言等待处理!如需进论坛微信官方群,添加时注明“进群”字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企业总裁

积分
10442
发表于 2019-11-10 1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庄上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公司高管

积分
8684
发表于 2019-11-10 1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庄上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公司高管

积分
6454
发表于 2019-11-10 2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皇甫道兵是个厚道人,很正派,积善行德,必有厚福!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回帖

5

3

初入丰县

积分
5
发表于 2019-11-11 2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庄的,真孝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回帖

5

3

初入丰县

积分
5
发表于 2019-11-11 2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顺的离谱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回帖

5

3

初入丰县

积分
5
发表于 2019-11-11 20: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真实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客户端|关于我们|丰县论坛

GMT+8, 2025-11-8 05: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