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2|回复: 0

哗啦啦翻书,1分钟读100000字还能完整复述,"量子波动速读"培训课你信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这是科幻圈中流传的一句话,

意思是有些科幻作品

一遇到解释不清的科学问题,

喜欢用量子力学来蒙混过关。


140213nvnjgkmkrrq4qnvq.jpg

而最近,这种科学家都没完全搞明白的问题,却出现在了儿童培训班中……


“量子波动速读”


140214uwz700epwzwxmf53.jpg

量子听说过、波动也能理解、速读也知道,但这三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140214m74vf2yhc4nc2ncr.jpg


传说只要学了,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就会让你拥有一种神奇的能力,用1-5分钟就可以看完10万字的书!并且是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的那种!


140215gme72k0azlegg99u.jpg


还有更玄乎的,闭着眼睛就能和书发生感应,戴上眼罩也能知道作者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这样的培训班,收费要三万块,甚至五万块……而且行情十分火爆。



140215cezzbojswzk9pckz.jpg

量子波动速读大赛



近日,微博上流传出多个某教育机构组织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赛及日常学习的视频。视频中,孩子们围坐在一个大房间里不停埋头翻书:“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


140216fstekamkmmkte3nk.jpg


家长就在后边守着,虽然大概率也是搞不懂孩子们在干什么,但显然,房间里拉着的横幅“给孩子补习功课,不如补习方法”已经俘虏了他们的心。


工作人员表示:翻书几分钟,完整阅读几十万字!


140217xace9a222ftc2fff.jpg


看着几十位孩子一起哗哗哗翻书的场面,你也只能感叹一句:今年诺贝尔物理奖难免也颁太早了。


仔细看视频可以发现,比赛现场还有一两个保持着清醒,在一页页认真看书的小朋友,难以想象他们内心得多无语......



来自宇宙的神秘力量,愿者上钩?


根据他们的理论,“量子波动速读”的原理是这样的——


用心去感受!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波动速读法的英文是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在波动速读过程中,你只需以高速翻动书本(类似于洗扑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翻!开!书!本!就能理解书中内容,并复述出来!


而实际上,量子是表现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量子波动”只是物理学上量子的一种状态。


真要分析,所谓的“量子波动速读”,大概想包装的概念是:通过量子波动让头脑中产生动态影像,即通过物理学的概念让感知器官产生多维感受……


然而,你知道量子波动或量子碰撞是怎么产生的吗?“量子对撞机”大概也就三四层楼这么高吧……


所以,单纯用手翻阅书本是有什么神奇妙能力可以产生量子波动?(如果真的这种好事,请开发一套“量子波动减肥法”,谢谢。)


140217w7v7rtxrq7trzm4o.jpg


某位培训老师,在回答蒙眼识字究竟是什么原理的时候,她磕磕绊绊地解释“是物理学的量子纠缠,还有光的波粒二象性”,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


140218lu2ohooob2o2ylzu.jpg

其实如此迷幻的操作,明眼人一下就能识破是怎么回事,或许是爱娃的家长们求成心切,这才被花言巧语迷惑:“大人无法理解,只有小孩才能感受到。


微博上有一位曾经去过类似培训机构的学员还原了当事者的全过程:


“妈呀!这种培训班我上过!5年级时,坐标北京,暑假,有一天我妈神神秘秘把我带到北京郊区,也不说话,就是扔到这种培训机构,老师跟我讲我是个骨骼清奇的天才,需要练习一下量子波动速读技术,说是一种来自宇宙的神秘技术,当时我听得兴奋死了!”


接着我们就开始了为期1个星期的训练,坐在教室冥想,打坐,对于当时好动的我,简直就是监狱!然后每天就是闭着眼睛翻书,猜书里的内容,不过那里的饭真的好吃,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吃饭。


老师跟我们讲宇宙深处有一种神秘的量子,会打入我们的大脑,然后我们就会变成天才。当时使用的课本就是我刚在学校学过的五年级教材!


老师问我们谁能示范一下量子术,我举手了,然后闭着眼睛讲清楚了书里的内容,老师一个劲儿地夸我,还到我妈那边表扬我,开心死我了。


但是后来我问我妈花了多少钱,她说5万人民币!!!”


这样的“智商税”,1979年就有了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类似的骗局不要太多,媒体也是报了又报:


这是2018年的新闻:


140218gig833z9vhvh2z2o.jpg


培训人员的说法是,激活大脑松果体,蒙着眼睛就能感知到物体或文字。


说白了,它和量子波动速读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140219gma4evkdmzjcn34f.jpg


最后家长发现,所谓在展示时能表演“蒙眼识字”的孩子,是在识字过程中偷看了。


而被众多培训机构吹得神乎其神的松果体,被解释是人类大脑中一种腺体,主要的功能是分泌各种激素。


报道里这么讲:


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段毅说。“之所以将‘松果体’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是因为‘松果体’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褪黑素的激素,让人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段毅直言,“激发‘松果体’,也不能让人蒙眼识物。


不过,骗子们已经在这一市场深耕多年。


2013年:


140220oq9cakfm9qfrc5rg.jpg


2012年:


140220mvc3c02hwb4htbtp.jpg


再往前看,这是1979年:


140221v8sxooqhpthxqhop.jpg


文中写:1979年以后 , 国内掀起特异功能热潮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组成的特异功能调研组在一些省市实验调查的结果表明,那些以前被当地发现具有特异功能的孩子, 在识别调研组严格设计的试验面前,全都使用了作假偷看手段被检查出来,并当场写了检讨。


140222yj14n8r4jejpjgej.jpg


从1979年到现在,这样的骗局无非是瞄准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


教育专家熊丙奇说,这类骗局大行其道且长盛不衰,主要原因还是神童情结作祟——它抓住了家长想走捷径的心理。


只要神童情结在,这种骗局,就算被揭露100次,也会在第101次换上新的名头卷土重来。


而渴望子女与众不同的家长,就算被忽悠100次,也会在第101次垂直入坑——不试试怎么知道,万一呢?


来源 新闻晨报、1818黄金眼、科技日报、新闻坊、脊梁in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客户端|关于我们|丰县论坛

GMT+8, 2025-11-10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