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上做鸡蛋灌饼时,剩了点面,顺手烙了张饼,在翻饼时,看着一个个鼓起的气泡,脑海中突然显出小时候妈妈烙饼,爸爸烧鏊子,用“劈子”(一种用竹子做的薄木片)翻饼的情形!
小时候看来,烙饼就是一个大工程,因为要两个人配合,母亲会提前和父亲商量好下一餐的饮食。记得那时候母亲早早和面,和的面要稍微软点,然后让面醒一会!这个功夫父亲会去门口麦秸垛上拽点麦秸烧火,父亲说用这个烧的火软,烙饼最合适!小时候没有联合收割机,没有煤气灶,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会堆着一垛麦秸!麦秸用来生火再好用不过了!这也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冬天玩捉迷藏,扯点麦秸一挡,又严实又保暖!现在农村也很少看到这个东西了!城里有很多“老锅屋”的饭店,生火也是用的固体酒精,虽然干净又卫生,却少了点老锅屋独有的那种氛围。
父亲翻饼特有一套,张张饼子既有让人胃口大开的琥珀色小泡,又不糊!父亲说烧鏊子烙饼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能做的好的!还真是,有时候我看的心痒痒想试试,不是把饼翻到地上去了,就是把饼戳破了。母亲总是半开玩笑的说“谁翻破的谁吃”!现在想想,冬天里,吃着热乎乎,软软的烙饼,听着父母亲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生活的鸡毛蒜皮,心里也特别的温暖!我一直很好奇,我父母怎么那么多话说的,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童年的生活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小时候上学,无论母亲忙到多晚,早上我们姐弟三人总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偶尔母亲起晚一次还会自责的不行!受母亲影响,我也是每天五点半起床给孩子做饭,因为小气候母亲对我很严厉,有时候严厉到专制,武断,我对自己说,我不要做一个专制又武断的母亲,我要做孩子的朋友,事实也确实如此,孩子就是陪我走过这几年的朋友,不是负担!
今天一张饼引发的回忆就到这儿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