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众日报
15小时前 · 大众日报官方账号
村干部是村里的“领头雁”,是能否带领村民致富的关键。平时,村里的大事小情也离不开他们。
基层采访,记者发现:有的村干部平时不住村。
一次采访村里吃水难题,想找村支书了解情况,但找不到人,办公场所大门紧闭。村民和村会计说,这位村支书平时并不在村里住,有事情一般需要提前打电话。他原本在村里住,这几年搬到城里去的。
在哪儿住似乎是个人权利。但有研究者发现“村官”不住村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影响了村两委与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群众对此也颇有微词。
村干部不住村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原本不住村,后回村任职的,多不住在村里;二是担任村官后,后搬到城镇去的;三是当村官后在外忙于工作“协调”的,也有以协调为名不理村事的。也有一些村支书等干部本就是外村人。还有挂职,或其他情况的。
村干部不住村有许多不良影响:一是不利于村里的工作正常开展。村官虽小,却掌握着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权力。村庄的权力本应在村里,但村干部长期不住村,造成村务不能及时处理,村民办事找村干部难;二是不利于联系群众,同甘共苦。长期不住村,切身利益与多数村民不一致,对村里公共设施供应不足不会感同身受,不会着急;三是不利于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工作。村官长期不住村,乡镇干部下村找村干部协助落实工作也不容易;四是容易导致公权私用;五是与设置村干部的宗旨不符合。设置村干部,目的是为了治理村庄,为村民服务。如果村干部长期不住村,效果当然大减,也违背了设置村干部的宗旨。
而一般来说,发展好的村,村干部一门心思扑在村里,贴近群众,共谋发展。比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领头雁王传喜。上任后,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逐户走访,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把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列了大大小小80多项。后来的诸多发展,也是以倾听群众呼声,广泛调研为基础的。
“村官”不住村,这事你咋看?
2.9万阅读
搜索
2020停止农村建房
农村每户补贴18万
村委干部纳入事业编
2019年村干部入编
2019年取消村干部
怎么查村干部的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