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cn_video,1.778,100%]//bbs.221700.com/plugin.php?id=wcn_editor:player&url=https%3A%2F%2Fmp.weixin.qq.com%2Fmp%2Freadtemplate%3Ft%3Dpages%2Fvideo_player_tmpl%26action%3Dmpvideo%26auto%3D0%26vid%3Dwxv_3553110991402483713&org=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g2Mzc2MjYyNg%3D%3D%26mid%3D2247575627%26idx%3D1%26sn%3Db7a2dc062c9ee1a84b0c2de593331bd4%26chksm%3Dce7049e6f907c0f03338e5f4cd68e1083dca57d3039dab71dbeb531a3dafeab1f63712738fec[/wcn_video]他被党中央赞誉为“党的忠实干部”和“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干部”,又被国家民政部列入“中国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就是湖西著名抗日民族英雄——王文彬。 1912年,王文彬出生在丰县王寨村一个地主家庭。1935年,他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相继担任北平学生救国会宣传部长、平津流亡同学会党团负责人,成为北平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37年10月,王文彬受上级党组织派遣,回到丰县故里。此后两年间,他夙兴夜寐、栉风沐雨,同李贞乾等同志一道,重建丰县县委,创建徐西北区委、苏鲁豫特委与湖西人民抗日义勇总队,1939年5月由苏鲁豫特委书记改任苏鲁豫区党委统战部长,成为湖西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 为了支援抗战,王文彬和他的叔叔王泗桥先后变卖土地数百亩、骡马数十匹,几乎倾家荡产,并引导王寨村40多位亲属和进步青年投身革命,王氏一门也因此成为湖西地区声名显赫的“革命家庭”。 生如闪电之迅忽,死如彗星之耀亮。1939年9月,王文彬在湖西“肃托”事件中殉难于鱼台县谷亭镇,年仅27岁。王文彬,用小跑走完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