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采访时,母亲说道:“我们家一直觉得只有上学这条出路,没有上学没有出路,只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能学成怎么样就怎么样。”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两兄弟出生后,夫妻俩就做了决定——培养孩子上学。
二十多年来,这对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始终都非常重视。
夫妻俩没有因为下岗就中断了孩子的学业,反而是全力支持孩子们的学业。
从小学开始,夫妻俩便会督促孩子学习,也会尽量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环境。
报辅导班、保证孩子营养,只要孩子需要,父母都会不遗余力地满足。
虽然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费,开支巨大,有时几乎让母亲刘霞支撑不下去了,但是丈夫总是态度坚决,绝不让孩子无学可上。
从老家搬出来后,他们便常年挤在只有30平米的宿舍里,属于寄人篱下的那种。
但即使这样,父亲也始终没有想过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他知道家里的钱是留给孩子上学的。
他说:“等孩子学出来再说吧。”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尊重知识、敬畏知识,始终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就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这个家庭,向我们深刻诠释了“人穷但志不短”的朴素道理。
穷,也不要穷孩子的学习。穷,也要让孩子学业有成,展翅高飞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对知识充满敬意,抱有敬畏之心,那么,寒门出贵子的佳话,将不再是少数。
这对双胞胎兄弟,也用父母从小教育他们的方式那样,以实际行动关心和回报父母。
这样的做法,是一个家庭的默契,更是一个家庭得以幸福的秘诀之一!
有一种爱,叫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有一种无私,叫“孩子你忙你的,妈妈有人陪”,拼命抑制住对孩子的想念,也莫要孩子挂念;
有多少父母,甘愿忍受生活的苦,也要把孩子送上天!
这对双胞胎和他们“硬核”父母的故事
深刻描画了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画像
告诉我们:爱、陪伴与言传身教
始终是教育孩子的,最好的法宝!
父母有多“硬核”,孩子就有多优秀!
让我们为“硬核”双胞胎
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