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近日表示:不该禁止的地方不能禁,该禁的地方坚决要禁止,拆迁不是唯一的方法,要给予农民一定的过渡期。一些地方在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的过程出现工作方式简单,片面的现象,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养殖户的收益。
在一些区县还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整个区县都提出了“建设无猪县”的口号,他们没有规划好产业和环保问题的结合带来的共同点,没有取得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这导致了大量的养殖户利益受到损害。于康震认为:当地好多出现这样的思维偏差,是没有很好的坚持辩证思维和两点论,遇到事情都走极端,只知道盲目禁养和对养殖场进行拆除。
针对这样的现象,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奖惩并举,疏堵结合。
1
不该禁的地方解决不禁
各个地方要科学的划定禁养区,防止盲目扩大养殖范围,禁养区必须按照标准来划定,避免只要环境不要生产的极端做法。
2
该禁止的地方要坚决禁
比如在重要的水源地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等。在这些地方或者周边的养殖场该拆除的要给予拆除,该搬迁的要搬迁。但是我们要保护养殖户的合法权益,要对拆迁做出补偿。地方政府要积极帮助养殖户落实养殖用地,并对养殖户进行指导按照环保的要求来发展生产。
3
支持养殖场户的产业升级转型
对养殖场实现绿色发展,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不是短期能解决,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对养殖场进行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为主。
于康正还说对于农村的养殖场拆除不是唯一的办法,要给予他们一定的过渡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通过政策的和资金上得支持,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种养循环,提升粪便资源化利用能力,让环保和养殖能和平共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