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值乘的动检列车,开车时间5点19分,现在叫班,请回答。”
凌晨3点10分,城市仍在沉睡,万家灯火隐入夜色。此时,徐州机务段动车组司机韩庆祥已穿戴整齐,拉着乘务箱走向派班室,开启一天中最早、也最关键的工作。
或许有人会疑惑: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亮,怎么会有高铁运行?
原来,在第一班载客高铁正式开行前,铁路部门会在固定区段的上下行线路,按照运营标准开行检测列车,确认线路设备情况是否符合运营要求——这趟特殊的列车,被称为“确认列车”。
而韩庆祥当天值乘的这趟高铁确认列车,还有个更形象的称呼“扫雷车”,它的使命,就是在天亮前率先驶过线路,及时发现并排除可能影响高铁运行的安全隐患,为后续载客列车的安全准点“扫清障碍”。
也正因如此,高铁确认列车的司机们,早已习惯了在凌晨的寂静中就位上岗。
韩庆祥先在出勤台完成酒精测试,确认“滴酒未沾”;随后,他根据当天的天气、车型、线路状况等信息,逐项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预想措施,认真记录在司机手帐上。
电钥匙领取、签字、登记,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待一切手续办理完毕,时针已指向凌晨4点30分。此时,他拉着乘务箱快步向站台走去。
站台上,确认列车静静停放。登车前,韩庆祥绕着列车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走进驾驶室。
5点19分,确认列车缓缓驶出站台,随后提速。短短几分钟,车速便升至每小时300公里。窗外电杆、接触网、信号灯飞速向后掠过,仿佛在为清晨的第一缕光“开辟道路”。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在驾驶室里, 这套“呼唤应答十六字令”,是韩庆祥与所有高铁司机时刻恪守的操作规范,更是保障安全的“生命线”。每一个口令,他都熟记于心,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位,没有丝毫马虎。
“凌晨的动检列车尽管不载客,但我们的任务更重,需要与铁路上各工种的同事共同确认线路条件,确保高铁列车安全开行。”韩庆祥全神贯注,不断呼唤应答,目光紧盯前方线路。脚下,一台“无人警惕装置”,每隔30秒必须踩踏一次。这台装置就像一个精准的“安全闹钟”,时刻提醒司机保持清醒,一旦长时间没有踩踏,系统就会判定列车无人驾驶,并立即紧急制动停车。
不到1个小时,确认列车平稳抵达蚌埠南站。一路上,韩庆祥严格执行“眼看、口呼、手比”的确认制度,每一个细节也不敢放松。“只有确认列车跑过了,后续载客的高铁列车才能安心发车。”他说。
在蚌埠南站短暂休整后,确认列车再次启程,从蚌埠南站折返徐州东站。返程途中,韩庆祥依旧全神贯注,直到列车安全驶入徐州东站,他才长舒一口气。
此时,天色已亮,徐州东站开始热闹起来。旅客们拖着行李箱走向候车厅,工作人员开始忙碌地引导客流,一列列满载旅客的高铁列车,即将在晨曦中启程,驶向全国各地。
很少有旅客知道,就在他们抵达车站的两三个小时前,有一群像韩庆祥这样的铁路人,早已在寂静的凌晨完成了最关键的 “安全守护”。
“铁路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一段都守护好。”韩庆祥说。
比乘客更早抵达,比日出更先启程。韩庆祥与无数铁路工作者一道,用汗水与专注织就一张牢不可破的安全网。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换来旅客们“安心出发、平安抵达”的旅途。
徐州发布发起
#凌晨四点的徐州#栏目
线索征集活动
无论你是奋斗者本人
还是被他们感动的见证者
都请向我们提供线索
我们将用镜头和文字
记录下每一个为生活和梦想
默默奋斗的身影
1.本条微信下方留言区,写下你的故事。
2.将相关文字、图片或短视频,发送至“徐州发布”后台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