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化雨润桃李,法治阳光护成长”。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相聚一堂,共同迎来一场特别的法治教育课。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法治纽扣”,丰县实验小学邀请到人民法院宋楼法庭副庭长、三级法官——王倩倩法官走进校园,为我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王倩倩法官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审理过大量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家庭教育等密切相关的案件。她不仅是法庭上公正严谨的“裁判者”,更是用法律守护青少年成长的“暖心人”。王法官多次深入校园开展普法宣讲,用真实的案例、生动的语言,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今天,她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我们讲解法律知识,教会大家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王倩倩法官主要从“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四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和讲解。
课间10分钟本是同学们课堂学习后休息放松的黄金时间,但安全意识不可松懈。“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同学们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应当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提高校园安全意识,不逾越安全红线,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如上下楼梯平稳慢行、不拥挤、不逆行;体育活动时按照老师指导进行,不擅自尝试高难度动作;不携带刀具、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与小伙伴玩耍时和平相处、不推搡、不追逐打闹,遇到矛盾时控制情绪、理智处理冲突,将平安校园记在心里,落在实处。
在讲解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时,王法官带领孩子们了解了常见标志含义,如禁止、警告、指示标志等,她强调要遵守标志规定。遵守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过马路走斑马线,不追逐打闹。未满12周岁禁止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禁止骑电动车。骑电动车时要戴好头盔,靠右行驶,不闯红灯,避免双手离把。 一些网络游戏,也给青少年带来不少难以抵挡的诱惑,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未免想要运用在现实生活当中,这就导致很多恶性案件的发生。 网络一是面双刃剑,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千万不要痴迷于网络游戏。因为过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但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你们将自身处于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侵害,而且还有可能因此引发犯罪。
王法官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时主要以“校园欺凌”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认识并了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呈现隐蔽性、持续性和群体性等特征,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因此,同学们在遭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告诉家长!告诉老师!必要时报警!因为被欺负的事情,已经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了。有些欺凌需要有其他力量介入才能解决。即使在成年人社会里,发生打斗的事件,也会报警,由警察去处理。
法律是人生的必修课, 守法是成长的通行证。 希望同学们牢记王法官的教诲—— 从遵守校规校纪做起, 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从学习法律知识开始, 明辨是非、向阳而生! 安全是法律给我们的最温柔的铠甲,是家人最牵挂的期盼,更是你们对自己生命最庄重的承诺。警惕身边的潜在风险、守住身体与心灵的边界、掌握求助的智慧,这些能力将成为我们人生路上最坚实的盾牌。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江苏省丰县实验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