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群众心中的“老朋友”,同事口中的“万事通”,政务窗口的“老黄牛”,她以微笑为名片,以真情服务群众,群众的一声“谢谢”,是她最大的追求。她,就是丰县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大队长张潇方。近年来,张潇方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并创建“张潇方工作室”,用实际行动书写警民鱼水情。 转型领航 铸就政务服务新格局 在丰县公安政务大厅的进门处,有一张会议桌。白天,这里是群众的填写区、休息区;晚上,则是大队的研讨交流室。每天下班后,张潇方和大队的民辅警都会把当天遇到的难点困难和最新出台的政策进行讨论学习,这个习惯从大队成立之初延续至今。 2021年11月,丰县公安局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张潇方被任命为大队长。从之前的单项业务,到如今的户籍、驾驶证、出入境等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上百项综合业务。新成立的初来乍到的张潇方也有些手足无措。 “由于大队刚成立,队伍是从交警、派出所、出入境大队等相关业务部门抽调组成的,人员之间业务不通,窗口之间无法轮岗,就导致有些业务量大的窗口排长龙,有些窗口则门可罗雀,如何打破人员只懂单一业务的瓶颈,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回忆起大队刚成立时的困境,张潇方感叹道。短暂的迷茫后,张潇方立即制定工作计划,收集相关政策、文件资料,带领大队民辅警学习业务政策的同时,收集工作中的高频问题,寻求最佳答案。 经过半年的埋案伏笔,张潇方总结整理出57个大类,170余项业务的办理流程,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实“业务专家”,直接和参与办理业务做到无一例差错,满意率常年保持百分百。 情系群众 打造温馨服务新环境 “没想到休息日可以预约加班办,真是太感谢了!为你们人性化的服务点赞!”11月23日,在公安政务大厅刚办完护照业务的张先生一家对窗口工作人员连连称赞。原来张先生夫妇平时工作较忙,孩子上学,因急需办理出境证件便拨打了工作室24小时服务热线,按预约时间,张潇方和同事仅20分钟就为其办好了业务,解决了他们“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困扰。 “我入警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协助老民警办理赴台湾地区探亲的审核手续,当第一次听到申请人微笑着对我连声说出‘谢谢’时,一种自豪感、使命感伴随着对今后工作美好的憧憬油然而生,‘一定要让群众满意’成为我从警路上的工作目标。”多年来,张潇方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三十年如一日奋斗并成长在平凡的岗位上。 为更好地落实上级放管服政策,落地更多的为民实事,张潇方始终以“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为工作指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张潇方工作室”在公安政务服务大厅落成。工作室推行党员“亮牌”上岗接待日活动,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畅通诉求渠道,并在“党员示范岗”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完善问题诉求的受理、整改和反馈,确保每一项都能闭环督办落实,各项举措纷纷得到企业群众的赞许和认可。工作室成立一年多来,张潇方带领23名民辅警办结业务25万件,服务群众近30万人次,急办特办事项“24小时服务不打烊”,成为丰县公安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 警企共建 架起惠企服务新桥梁 “太谢谢警察同志了,为我们企业上门办证,产线现在是‘火力全开’!”今年3月,张潇方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丰县常店工业园区某生产电动车的企业,因订单量突增,从外地招聘了一批员工。由于交货时间紧张,新员工迟迟不能办理居住证。了解情况后,张潇方立即联系大队户籍人员,将服务窗口开进企业,为16名新员工办理居住证,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 “我们始终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尽可能根据特点为企业服务,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张潇方在谈到政务大厅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初衷时说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她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带领同事密织无缝隙服务网络,组建“警企互动群”27个,征求意见建议581条,统一汇集精准解决。同时,她还牵头制定了《全县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全县公安机关服务“新能源”企业十条举措》,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除了破解难题、完善制度,为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大局,服务企业所需,拓展公安所能,张潇方打通由企业服务中心、15家派出所综窗、多警种末梢服务网点组成的“1+15+N”公安政务服务矩阵,“零距离、短平快”解决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在她的带领下,公安政务服务团队实现和辖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100%对接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241件,办理事项千余件,平均节省70%办结时间,助力安商惠企成效显著。 作为丰县公安局最早一批的“政务人”,张潇方秉持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情怀,全面落实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窗口服务质效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系列举措,加快形成全覆盖、全天候、全时空的丰县公安政务服务新格局。 来源:交汇点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