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无废细胞” 推动“全域无废” 我市今年发布了 “无废加能站”评价指南 最新消息 截至目前 全市已建成中石化徐州兴华、 二环西路、运通等 11座“无废加能站” 其中,丰县1座
12月17日,坐落在彭祖大道路东、渤海路路北的中石化兴华加能站内一派忙碌景象,一辆辆加油、加氢、充电的车辆鱼贯而入。这是一座集加能、光伏发电、洗车、购物、充值、快餐、咖啡等各业态聚集的综合能源站,占地面积约6300平方米,也是徐州市首座“无废加能站”。 氢能源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零碳排放。去年8月,兴华站成为淮海经济区首座建成投用的加氢站。作为关键节点,今年4月配合完成了北京上海中国氢能车辆首次千里跨区域运输测试徐州区域的氢能补给。 “目前全市大概有七八辆氢能重卡,都在我们这里加氢。多地出台了对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有助于降低氢能源车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兴华站经理海滨表示,希望能为徐州市加氢车辆的推广铺路架桥。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兴华站内设有2台双枪直流充电桩、4个车位,日均服务客户30人次。 加油环节如何实现减排?兴华站针对卸油及加油环节配套了一次、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全环节实施油气回收,减少油气排放,每年可减少油气排放量95%以上,实现了“减排+增收”双赢。同时通过科学安排油品运输时间,实行错峰卸油,减少装卸油、加油等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 “我们还对所有埋地油罐采用双层油罐并配套双层复合管线,同时配备渗漏(在线)检测系统,进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生渗漏,渗漏检测装置的感应器可以发出警报,保证油罐的安全使用,避免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海滨介绍,加油站正在变得越来越“绿色”,逐渐成为展示城市面貌的“新窗口”。 初冬的阳光明亮温暖,兴华站的屋面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这里配置了54块单晶硅540W组件和30KW逆变器,装机容量为29.16KW,年发电量约32000千瓦时,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1吨。在满足站内用电需求的同时,实现富余绿电外供,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一辆白色的私家车加完油后,驶进了自动洗车区域,这片区域最醒目的一个大家伙是驿公里智能水循环控制系统。使用后的废水经过该系统过滤净化,75%可以实现回收利用。 走进兴华站的便利店,这里只提供可降解环保购物袋,减少了塑料制品的使用。加油闪付等智能化支付方式和电子发票则减少了纸质消耗。站内配置垃圾分类箱,员工们发挥动手能力,将可回收垃圾制作为实用性的工艺作品。相对来说,加能站危废产生量小、点多分散、处置难,中石化徐州分公司与小微收集单位签订协议,实现危废不在加能站落地,即产即清。 “每年洗车约2.4万辆,每辆车使用水约80升,每年可减少污水产生量0.2万吨;全部推行电子发票,一年可减少0.7万张纸质消耗。”海滨算了这样一笔账。他认为,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正在引导消费者加入“无废城市”建设行动,不断增强公众对“无废加能站”建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徐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无废城市”细化为触手可及、可观可感的“无废细胞”,引导社会公众践行“无废”理念。 根据相关方案,我市“无废细胞”建设标准涉及10个类型,分别是“无废工厂”“无废校园”“无废医院”“无废景区”“无废快递网点”“无废乡村(行政村)”“无废4S店”“无废公园”“无废酒店”“无废加能站”。 今年,我市发布了“无废加能站”评价指南,市生态环境局会同中石化徐州石油分公司及各地生态环境、商务部门积极推进“无废加能站”建设,通过企业自主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专家指导帮扶的方式,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全市新增中石化徐州兴华、二环西路、运通、第十八、第十九、江庄、南庄、丰县柳毅路、睢宁八里、新沂邵时、邳州时光隧道等11座“无废加能站”。 这些“无废加能站”各具特色。运通加能站配备了智能加油机器人,车辆到站后,机器人立即开启“识别油箱盖灵活开盖自动插、拔盖好油箱盖”模式,全程高效智能操作,减少VOCs排放。
“创建‘无废细胞’是传播‘无废’理念、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简约生产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全市‘无废加能站’建设,把‘无废’理念融入工作、生活的点滴中,努力推进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徐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