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感染占比超40%!
XBB.1.5 已成美国“头号流行株” 被称为有最强“免疫逃逸”能力
“新毒株”近日引发网友关注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海外网消息,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美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奥密克戎新变种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这种新变种,高于前一个星期的20%。在东北地区,约75%的确诊病例感染了XBB.1.5。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呼吸道病毒部门主任芭芭拉表示,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比其他奥密克戎变种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虽然全美各地的新冠住院率总体在上升,但美国东北地区的住院率并没有出现增长。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病毒学专家佩考茨表示,XBB.1.5有一个额外的突变,能更好地与细胞结合。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警告说,奥密克戎XBB亚变体的不断增加,可能进一步损害新冠疫苗的功效,并导致突破性感染激增以及再感染。
近日,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新增369条中国本土新冠病毒测序结果,上传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瑞金医院”)陈赛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公卫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
据澎湃新闻,这些样本来自上海地区新冠患者,随机采集于今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除了“南方株”BA.5.2和“北方株”BF.7相会于上海,在欧美广泛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过1/3——这些病例绝大多数为境外输入病例,处于闭环单独管理中,因此并未造成BQ.1家族和XBB家族的本土大规模传播。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中的毒株较为复杂,多为在我国境内首次检测到。当前测序结果表明,针对境外输入新型病毒株较多,仍需要常规开展病毒株检测为后续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最新研究显示,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与 XBB.1相当,但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看作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试验表明,在至少接种两剂mRNA疫苗的情况下,突破感染BF.7也无法诱导对XBB.1和XBB.1.5的高水平中和抗体,难以防止再感染。
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XBB.1.5 的人ACE2结合亲和力几乎与 BA.2.75 相当,可能使 XBB.1.5 未来像BA.2.75一样获得更多突变,不过XBB.1.5目前免疫压力不大,还不会很快进化。
美国每周监测新冠毒株比例图。 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XBB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 专家称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据央视网消息,专家称XBB传播速度可能更快,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造成的病毒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如果遇到这几种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关于新毒株再感染风险是否会增加,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目前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和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感染BA.5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但是,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比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此前报道——中疾控:BQ.1和XBB 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2022年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国际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它们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对于一旦传入我国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的流行的问题,许文波说,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这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份的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预防BQ.1和XBB其实和预防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一样的,采取的措施就是监测它的致病力有没有变化,监测其基因组有没有进一步的变异。如果其临床特征有任何变化,中国疾控中心将会把临床特征和基因组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研判,但是暂时还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
来源 澎湃新闻、央视网、健康时报、人民日报客户端、新闻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