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时节,我们来到江苏省首批“水美乡村”丰县大沙河镇岳庄村,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的发源地,又是该县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地,经过了近年来的不懈努力,这里已是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特别是新型社区的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提升,凑响了这里乡村振兴的幸福乐章。 岳庄村“四好农村公路”笔直平摊,两旁的银杏树正泛起微微金黄色,格外美丽
村支部书记皇甫道远告诉我们:“以前村里经济比较薄弱,村庄建的也比较凌乱,甚至连个像样的路都没有,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村民们怨声载道。”村“两委”班子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环境整治开始后,村干部们痛下决心,积极发动群众,对村内的垃圾、卫生死角等进行了彻底清理,同时对村内的道路、村容村貌进行了大改善、大提升。
为了打通果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村干部们带头跑镇里、跑县里,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又积极发动群众,按照“四好农村公路”的标准高质量修建。经过了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如今的岳庄村里已是道路通畅,四通八达,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一应俱全,村民们赞叹不已。
村民皇甫学庆指着村里荣获的江苏省首批“水美乡村”石牌说:“环境改善了,我们住着也舒服,心里挺亮堂的,挺有自豪感、幸福感!”
为了彻底改善居住零散的村民住房条件,村里在充分利用省土地增减挂钩的基础上,果断拆除零散居住区,规划建设了占地135亩的新型居住社区,全部为适合农村居住的多层房,其中底下一层为老年房,方便老人起居。在设计风格上也是尽显楚风汉韵,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相得益彰,目前一期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年底前可上房,二期正在主题施工,总共可安置群众440余户。
即将迁入新居的村民皇甫道强高兴地说:“这次他家分到两套新房,一套给孩子住,一套留给自己,过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还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真是幸福、知足!”
环境美带动产业兴。住房条件改善的村民不满足现有的乐怡,他们向产业发展进军、向产业要效益。
该村首先组织闲置土地的农民成立了好七农业合作社,实施土地流转,让“土”生“金”,农民坐享其成,腾出手来的农民还可以再集中精力大胆干其他事业。村民侯立香这次流转了8亩地,每年可以净收益6400元,不用投资一分钱。腾出手来的侯立香一家在街上从事果品包装生意,每年还可纯收入10万余元,全家人其乐融融。
村民们正在采摘早熟的苹果 改进优良果品。除进一步优化红富士苹果外,村里近年新引进了酥脆一号,在果品的外观上、口感上和价格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村内就近务工的人员正在果品罐头厂包装出口罐头
重点引进深加工项目。该村充分利用当地的果品资源,在深加工上下功夫,先后建起了果品深加工项目3家、纸箱厂4家,其中总投资逾亿元的徐州宁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丰县酥梨罐头和红富士苹果罐头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添了新鲜活力,同时解决了1300多人的劳动就业问题,村民喜笑颜开。
产业兴则民富。该县农房改善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县住建局分管负责人司少国说:“住房条件的改善带动了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也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仅岳庄村果品深加工来说,就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300多人,人均月收入5000多元,果品亩收入8000多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岳庄村村民皇甫亚东说,年底就能搬进社区新盖的的楼房了,以后就能安心管理好果园,争取年年都有个好收成。
幸福的村民舞起来 日子越来越好的岳庄村农民又开始向文化方阵进军,唱大戏、扭秧歌、办晚会、跳广场舞,成为村里新时尚。村支部书记皇甫道远说,村里每年组织群众办晚会、唱大戏等10余场次,广场舞更是大家的最爱,参与者多达200余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岳庄村支部书记皇甫道远先后荣获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支书”、连续三年获徐州市“五星村党组织书记”和连续多年被中共丰县县委、 丰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
“如今环境美了,产业兴了,村里变化更大了,农民日子越过越幸福。”村民皇甫道兵望着风景如画的村内公园、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和即将入驻的新型社区深情感慨道,他盘算着自己下一步买把二胡学习学习,把丰收的喜悦融入到音乐的海洋里,把农民的欢乐唱响在古丰大地上,好好享几年清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