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秋雨,让多少庄稼人一夜愁白了头!
连日的秋雨,淅淅沥沥,黏黏糊糊,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整个世界都裹在了湿冷里。
它不像夏天的暴雨,来得猛烈,去得干脆,带着一股子酣畅淋漓的痛快。这秋雨,是缠绵的,是磨人的,像一个总也诉不完委屈的怨妇,从早到晚,从夜到明,敲打着窗户,也敲打着人心。
一、雨,下错了时候
农民最怕的,就是这不合时宜的雨。
玉米吐缨孕穗的关键时刻,急需一场透雨滋润。可那时,苍天吝啬得很,任由毒日头把玉米叶晒得发蔫、卷筒,把饱满的希望烤成了干瘪的失望。
如今,玉米正待收获,不再急需雨水的当口,这雨却铺天盖地地来了。
二、愁,刻在了骨子里
对于经历过地瓜干时代的庄稼人来说,秋雨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愁。
那时,地瓜干是命根子。一句地瓜干,瓜干馍,离开窝头不能活,道尽了多少辛酸。
连绵的秋雨,意味着挂在院里、房上的地瓜干会发霉、变黑、变苦。那发黑的,带着霉味;那发黄的,藏着毒素。可即便是这样的毒粮,也舍不得扔,只能用清水反复浸泡,试图冲淡那苦涩。
如今,生活好了,白馒头替代了窝窝头,小麦取代了地瓜。按理说,该不愁了。
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从来不是农民的性格。
看着自己洒下的汗水,在这没完没了的秋雨中可能付诸东流,那份心疼和焦虑,又怎能轻易释怀?
三、等,雨总会停的
檐下的麻雀,缩着脖子躲在叶子底下,抖着湿透的羽毛。它也在等,等雨停,等晴天,等能找到一颗干爽的草籽。
其实,我们都在等。
等那云开雾散,等那阳光重新洒在身上,等那被雨水泡胀的心,能晒一晒,变得轻快些。
这恼人的秋雨,终究会过去。就像那些靠地瓜干活命的苦日子,也早已远去。
只是,庄稼人对土地的那份牵挂,对收成的那份期盼,永远不会变。
雨还在下,棒子熟在地里,却不能收获,农民心里急啊!
欢迎光临 丰县论坛 (https://bbs.2217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