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论坛

标题: 新农人杨振国:田园追梦 土地里种出“金疙瘩” [打印本页]

作者: 社区助手    时间: 2025-5-21 09:32
标题: 新农人杨振国:田园追梦 土地里种出“金疙瘩”

春日里,雪白的梨花与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秋日里,红彤彤的苹果压弯了枝头,一个个包装箱从这里发往全国。40岁的杨振国,用青春和汗水,在200亩土地上书写了一段“从都市到田园”的故事
(, 下载次数: 1)

2013年,杨振国在上海一家外企担任销售经理。每次回老家,看到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杨振国想,难道农村只能靠“留守老人”种地?我们这代人能不能闯出一条新路?2016年,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辞职返乡。

(, 下载次数: 2)

带着家人的不理解,杨振国回到家乡宋楼镇,流转了200亩荒地,注册成立“棋茗鲜果果蔬种植家庭农场”。田地里,他戴着草帽、挽起裤腿,和工人一起翻土、栽苗,双手磨出了血泡,皮肤晒得黝黑。有人笑他“自讨苦吃”,他却笑着说:“土地不会骗人,你用心种,它就给你回报。”

在杨振国的农场里,全园滴灌管道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一棵果树下,投资150万元建成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控制施肥灌溉,肥料利用率提高40%,人工成本降低一半。 
(, 下载次数: 1)
采访中杨振国告诉记者“现代农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靠技术和管理。”他的农场引种的烟富苹果、苏翠梨等新品种,比传统作物亩产高30%,还通过套袋、生物防治等技术,实现“零农药残留”。
(, 下载次数: 1)
周边农户看杨振国种果树赚钱,纷纷来取经。杨振国索性办起免费培训班,带着技术团队到田间地头指导,还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1000多亩果园高标准发展。2022年,杨振国被评为“第三届乡土人才”。
“现代人越来越追求‘诗和远方’,我们的农场不仅要产水果,还要造风景。”杨振国将农场打造成“农旅融合示范基地”,推出“春日赏花游”“秋日采摘节”等活动。果品丰收季,棋茗农场的自摘园里总是热闹非凡。游客带来的不仅是人气,还有农产品销量。
(, 下载次数: 3)
果园里,村民张秀玲正熟练地疏花定果。“在这里打工,每月能挣两千多,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像张秀玲这样的工人,农场里还有40多位。杨振国说:“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要让乡亲们都端上‘金饭碗’。” 

为了让农产品“走得更远”,杨振国牵头搭建电商平台,探索出“直播带货+社区团购”模式,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突破10万元。如今,农场的每箱水果都贴着追溯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种植过程、检测报告,真正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全程溯源。 

(, 下载次数: 1)

望着连片的果园,杨振国眼里满是憧憬“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深加工车间,开发果汁、果酒产品,还要扩大生态养殖规模,打造‘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 

十年前,杨振国带着“改变农村”的初心回到家乡;十年后,他用行动证明:乡村不是“退路”,而是“热土”。从都市白领到新农人,从家庭农场到乡村振兴示范园,他的故事里,藏着新一代青年对土地的热爱,对乡村的担当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作者: ARVINCUI111    时间: 2025-5-21 10:50
金疙瘩,金饭碗!高标准农业赞赞赞,农业不再是苦难和贫穷的同义词




欢迎光临 丰县论坛 (https://bbs.22170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