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菜的食用指南
本帖最后由 西环路 于 2025-4-16 10:21 编辑 <br /><br /><p data-source="cke">春天,不只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野菜蓬勃生长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至关重要。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此春天是提升免疫力的好时机,合理饮食能让我们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年。</p><p data-source="cke">荠菜</p><p data-source="cke">在野菜中素有“报春菜”之说,因为它是第一批在春天冒头的野菜。早春的荠菜,不仅应季鲜美,清香中带着些清甜,又不像一些野菜自带浓郁气味,是一种极友好的食材。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归肝经、心经、肺经,具有清肝调脾、清热明目、利水消肿的作用。</p><p data-source="cke"><br/></p><p></p><p><br/></p><p>食谱推荐:荠菜豆腐羹,清淡又不失鲜香,有平肝明目、调脾益气等功效。</p><p> 马兰头 </p><p>又名“田边菊”“红梗菜”,南方人视若珍宝,北方人却常将其误认成野草。它从叶到根皆可入药入馔。它的嫩叶富含β-胡萝卜素,铁含量堪比菠菜,清炒凉拌鲜嫩无比。他的茎秆嚼起来脆爽回甘,煮水可缓解咽喉肿痛。《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根、叶,利大肠,清热解毒”,晒干后泡茶能祛湿降火。</p><p><br/></p><p></p><p><br/></p><p>食谱推荐:马兰头拌香干,清爽脆嫩,有滋养肝肾、清泻虚热等功效。</p><p> 韭菜 </p><p>它虽然不像荠菜、马兰头一样,只有春天才能吃到,但毋庸置疑,春天是一年四季中韭菜最为鲜美的时候,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说法。韭菜富含硫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等,均可起到抗氧化、抗炎的效果。韭菜的β-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对改善因为用眼过度、摄入维生素A不足引起的干眼症、夜盲症以及皮肤和黏膜的干燥粗糙,都有所帮助。韭菜还有一定的通便作用,间接对血脂和血糖的控制提供了助力。</p><p><br/></p><p></p><p><br/></p><p>食谱推荐:韭菜炒羊肝,韭菜补肾益阳,羊肝补肝明目,两者相加有补肾壮阳、生精补血的功效。</p><p> 蒲公英 </p><p>说起“春日美味”,蒲公英绝对首屈一指。“药草皇后”蒲公英,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蒲公英属性寒凉,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腹泻,脾胃虚寒的人禁服。它还具有祛斑美白、清透皮肤的功效,可用作面膜。</p><p><br/></p><p></p><p><br/></p><p>食谱推荐:蒲公英炒肉片,具有清热利尿、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小便赤涩、便秘、皮肤干燥的人群。</p><link rel="stylesheet" href="//bbs.221700.com/source/plugin/wcn_editor/public/wcn_editor_fit.css?v134_EX5" id="wcn_editor_css"/> 不错,不错,春天的新鲜。 野菜可是好食物
页:
[1]